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伐桑叹》
《伐桑叹》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村家爱桑如爱儿,问尔伐此将何为。

几年年荒欠官债,卖薪输赋免鞭笞。

来春叶子应不恶,邻家宜蚕有衣著。

我独冻坐还歔欷,长官打人血流地。

(0)
注释
桑:桑树,古代重要经济作物,用于养蚕。
尔:你。
官债:官府的债务。
卖薪:卖掉柴薪。
输赋:缴纳赋税。
鞭笞:鞭打。
来春:明年春天。
宜蚕:适合养蚕。
歔欷:叹息,悲叹。
长官:官员。
血流地:形容被打得非常严重。
翻译
乡亲们对待桑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问你砍伐它要做什么呢。
连续几年田地荒芜,欠下官府的债务,只能卖掉柴薪来缴纳赋税以避免鞭刑。
到了春天,桑叶应该不会太差,邻居们养蚕有衣物穿了。
而我独自冻坐,感叹不已,因为长官打人打得鲜血直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春天伐割桑树的辛酸情景,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以富有同情心的视角,揭示了底层人民因自然灾害和官府征税所带来的困境。

“村家爱桑如爱儿”一句表达了农夫对桑树的珍视,它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承载着家庭的情感。紧接着,“问尔伐此将何为”则表现了农夫在面临伐割桑树时的犹豫和无奈。

“几年年荒欠官债,卖薪输赋免鞭笞”揭示了自然灾害(年荒)与官府征税给农民带来的双重压力。为了偿还债务,农夫不得不出售柴薪以支付税赋,而这也是他们避免受刑的唯一途径。

“来春叶子应不恶,邻家宜蚕有衣著”一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相信新的一季桑树将会重新长出绿意浓郁的叶子,希望邻里之间能够共享这些自然恩赐,以便养蚕生产丝绸,给家人带来温暖。

最后,“我独冻坐还歔欷,长官打人血流地”则是对官府暴行的一种控诉。诗中的“我”可能指的是那些未能按时缴纳税赋的不幸者,他们在严寒中受冻,也不得不忍受官吏的鞭打,甚至有血肉之苦。

这首诗通过农夫对桑树的爱与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现实困境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送周茂才

盛世科名推小宋,故家孝弟重元方。

一春听雨同羁馆,千里看云忆旧乡。

淮水路边芳草合,桑园径里落花香。

到门五彩承欢处,遥想从容话玉堂。

(0)

送王所存会昌训导

一棹之官路已赊,连天新涨更无涯。

遥看赣岭知何处,暂过文江喜是家。

县郭晴飞青嶂雨,讲堂秋对白鸥沙。

到家应际重阳节,清洒华筵粲菊花。

(0)

杨孟潜挽诗

芳春奋科目,令器比玙璠。

致孝亲闱乐,传经学者尊。

一朝随化物,群行载词垣。

光华知不泯,况有凤毛鶱。

(0)

赠仰善主事南归

重逢方适愿,几日又分岐。

瑚琏真堪宝,云霄自有期。

从知万人见,肯受一尘缁。

无限岁寒意,题诗赠别离。

(0)

漳州曾氏望云卷

县城当桂岭,清昼白云垂。

重到曾游处,偏增罔极悲。

神游杳霭外,目断苍茫涯。

五色衣裳在,承欢讵可期。

(0)

潘太守挽诗·其一

昔在临川郡,行春皂盖荣。

桑麻千里绿,弦诵万家声。

意澹终辞禄,才高岂尚名。

至今城下水,人比使君清。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