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楼朝奉·其二》
《挽楼朝奉·其二》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九寺方连茹,专城又夹河。

晚看诸子好,孰与一门多。

薄海皆惊叹,亨衢忽荐瘥。

大连同厚夜,其柰少连何。

(0)
注释
九寺:指多个相邻的寺庙。
方:正。
连茹:紧密相连。
专城:全城。
夹河:被河流环绕。
晚看:傍晚时分观看。
诸子:众多有才华的人。
孰与:相比,哪一个更。
一门:一个家族。
薄海:广大的海域,比喻广泛的人群。
皆:都。
惊叹:赞叹。
亨衢:显赫的道路,比喻仕途或名声。
忽:突然。
荐瘥:传来不幸的消息。
大连:大人物。
同厚夜:深夜聚会。
少连:小人物。
翻译
九个寺庙紧密相连,全城又被河流环绕。
傍晚时分,看到众多才子佳人,哪个家族人才更多呢?
广大的海域都为之惊叹,显赫的道路突然传来不幸的消息。
大人物们在深夜聚会,对于那些小人物来说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挽楼朝奉(其二)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德行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逝者在多个重要职位上的影响力,如“九寺方连茹”和“专城又夹河”,展现了其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接着,诗人感慨逝者晚年的成就,询问谁能与之相比,“孰与一门多”,暗示其家族的荣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逝者去世的悲痛,“薄海皆惊叹”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广泛敬仰,“亨衢忽荐瘥”则意味着他在事业巅峰时突然离世。最后两句“大连同厚夜,其柰少连何”进一步深化了哀思,意指逝者虽有深厚的功绩,但年轻的亲属们将如何承受这份巨大的哀痛和失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惋惜和怀念之情,刻画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身后家庭的深深关怀。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月新吟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

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

(0)

闲居

篆香宿火度炉灰,帘佩声惊午梦回。

门径长闲留鹤守,基机不泄任鸥猜。

渊明归计松三径,毕卓生涯酒一杯。

南陌黍田秋正熟,饭牛歌里共徘徊。

(0)

怀隐居

玉堂萧散古臞仙,一谪因循不记年。

花落东风闲不扫,莺啼晓日醉犹眠。

买山仅了种瓜地,把钓因乘载鹤船。

独立风骚无着处,朗吟声过乱云边。

(0)

句·其六

自昔充城号奥区,蜀人唤作小成都。

(0)

李氏席上有感

翻翻绣袖上红裀,舞姬犹是旧精神。

坐中莫怪无欢意,我与将军是故人。

(0)

题金华方韶卿在雅堂

钟仪作楚奏,庄舄吟越声。

土风固尔殊,心事终当明。

韶濩久不伦,矧复英与茎。

正声何寥寥,淫哇鸣纵横。

世有知音人,恻恻闻若惊。

抱器入河海,泯默怀幽贞。

掩泣望西狩,素王不复生。

怆然鼓一曲,聊以舒此情。

一鼓草木震,再鼓山岳清。

我耳非子期,顾我一再倾。

何当登斯堂,酌酒歌鹿鸣。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