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其七》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其七》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名山不易到,欲去重盘桓。

浩荡添诗兴,行吟驻马鞍。

风泉杂钟梵,岚翠湿衣冠。

顿此忘尘幻,偏令眼界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日陪同皇帝狩猎于龙山,随后与尚书蹇公和学士胡公一同攀登斗首山佛窟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感悟。

首句“名山不易到”,表达了对名山难得一见的感慨,引出接下来的登山之旅。接着,“欲去重盘桓”则流露出作者在即将离开时的犹豫与留恋,似乎对这趟旅程有着特别的情感。

“浩荡添诗兴,行吟驻马鞍”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壮阔景色的激发下,诗兴大发,边走边吟,甚至在马鞍上也忍不住停下脚步,继续创作的情景。这种即兴创作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艺术的热爱。

“风泉杂钟梵,岚翠湿衣冠”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风吹过山间泉水,与寺庙的钟声梵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神秘的氛围;山间的雾气(岚)使得空气湿润,连衣冠都仿佛被这自然的灵气所浸润。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顿此忘尘幻,偏令眼界宽”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在这一刻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世俗烦恼仿佛都烟消云散,眼前的世界因此变得更加开阔与明亮。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体验,是登山旅行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升华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光山谣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0)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渊明非无心,似以酒忘忧。

如以药愈疾,未佳宁免忧。

我直好饮耳,与世本悠悠。

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

(0)

雪晴野望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0)

秋日忆家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0)

樊山

黄叶疏林江上洲,西风角怨夕阳楼。

晚天紫翠凌空阔,只有樊山取意秋。

(0)

楚城晓望

鼓角凌虚雉堞牢,晚天如鉴绝秋毫。

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明雁字高。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