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雪作九江水,回雁晴连岳麓云。
未到朱陵仙洞口,钟声已隔碧湘闻。
五峰雪作九江水,回雁晴连岳麓云。
未到朱陵仙洞口,钟声已隔碧湘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上远眺南岳(五峰)的景象。首句“五峰雪作九江水”运用比喻,将覆盖着雪的山峰比作流淌的江水,形象地展现了雪景的壮丽和动态感。次句“回雁晴连岳麓云”进一步描绘了晴朗天气中,南岳山与天空中的云彩相接,构成一幅开阔而宁静的画面。
诗人还未到达传说中的朱陵仙洞,就已经听到了远处的钟声,这钟声穿透碧湘(湘江),增添了神秘与诗意。通过钟声,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好奇和向往,也暗示了南岳的宗教文化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助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
少年四方志,一杖馀氎巾。
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
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
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
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
我见舅氏如母存,舅氏之子吾弟昆。
昔年儿童今白发,旧事岂复能追论。
乌乎外家久零落,无复驷马乘朱轩。
诸甥独我偶未死,投老得郡西南奔。
故乡隔远亲旧少,忽骑款段呼我门。
相逢握手问存殁,流泪欲哭声复吞。
颇闻二顷皆负郭,力田自可供晨昏。
儿婚女嫁都已了,翁妪屡醉茅柴浑。
人生如此万事足,便可送老三家村。
我行四方走万里,十亩未有桑麻园。
欲置一锥无著处,儒冠误我知何言。
买牛卖剑计已决,家有竹隐堪负暄。
兄能远来复过我,当酿白酒烹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