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不尽沧江水,餐得无穷绝峤霞。
短褐逍遥长独往,桃源深处访君家。
望之不尽沧江水,餐得无穷绝峤霞。
短褐逍遥长独往,桃源深处访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隐士赵山人的场景,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望之不尽沧江水”,以“沧江水”为背景,展现出一片广阔无垠的江面,引人遐想。这里的“望之不尽”,不仅描绘了江水的浩渺,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次句“餐得无穷绝峤霞”,将视角转向天空,描述了诗人仿佛能品尝到那无尽的、绝美的山峰之上的云霞。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极度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第三句“短褐逍遥长独往”,通过“短褐”这一简朴的衣着,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在“长独往”的描述中,诗人选择独自一人前往,体现了他内心的独立与洒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桃源深处访君家”,将故事推向高潮,诗人最终来到了传说中的桃花源,拜访了隐居在此的赵山人。这里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相遇,象征着诗人与理想生活、与内心深处自我追求的对话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诗意与深意。
多此欢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声喧岛上巢松鹤,影落杯中过水鸥。
送日暮钟交戍岭,叫云寒角动城楼。
酒酣笑语秋风里,谁道槐花更起愁。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
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
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
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
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
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
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
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
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
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
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
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
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
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
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
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
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
永昼吟不休,咽喉乾无声。
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寄陕府内兄郭囧端公》【唐·姚合】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永昼吟不休,咽喉乾无声。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https://shici.929r.com/shici/U5fxkMbg.html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