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施清静化,千里管横汾。
黎庶应深感,朝庭亦细闻。
心期在黄老,家事是功勋。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花多匀地落,山近满厅云。
戎客无因去,西看白日曛。
独施清静化,千里管横汾。
黎庶应深感,朝庭亦细闻。
心期在黄老,家事是功勋。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花多匀地落,山近满厅云。
戎客无因去,西看白日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清净的意境。开篇"独施清静化,千里管横汾",诗人表达了自己独自实践清静无为的生活哲学,这种精神状态如同千里之外的一根竹管横越汾水,既寓意远离尘嚣,又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黎庶应深感,朝庭亦细闻",诗人认为这种清静无为的生活不仅会被平民百姓所感悟,即便是朝廷之上也能细细体察。这里强调了清净生活的普遍价值和影响力。
"心期在黄老,家事是功勋"一句,则表明诗人内心向往的是道家的黄帝、老子那样的修身养性,而非世俗家庭琐事或功名利禄。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坚定。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诗人希望在物欲之外找到知音,即那些同样追求超脱尘世的志同道合者,而在人间,则需要有才能和智慧去驾驭生活。
"花多匀地落,山近满厅云"一句,以花瓣纷纷如雪、山影与云雾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两句"戎客无因去,西看白日曛"则是说诗人面对战争带来的客军,没有离开的理由,只能静坐西窗,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这里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淡定,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面对世俗纷扰时保持的一种超脱与淡定。
冬宵何漫漫,残灯留影半。
冥心出大荒,合眼凭霜案。
无复赘我言,诗易人删赞。
无复劳我思,元会人排算。
治忽兴亡事,昭昭史册断。
左谷并迷盲,马班合腐烂。
人事有推迁,天心随鍊锻。
弃置从何说,古事难今判。
一自鸿初邈,黄虞忽已漶。
羲和久湎沉,叔季皆长幔。
揖让与征诛,是非同一段。
楚狂不复醒,屈子醒即窜。
是由独往人,五夜千忧绊。
蝶梦倚庄周,凤鸣烦姬旦。
我非扣角徒,何以歌复叹。
且留百岁心,时假三号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