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桥西溪水明,野人闲兴踏秋行。
田空晚获余寒潦,山半浮阴接旧城。
念子支床同菊粳,迟予在闼共藜羹。
相怜万里萧萧木,绕壁徒闻一杖声。
古树桥西溪水明,野人闲兴踏秋行。
田空晚获余寒潦,山半浮阴接旧城。
念子支床同菊粳,迟予在闼共藜羹。
相怜万里萧萧木,绕壁徒闻一杖声。
这首清代彭士望的《过水庄魏冰叔病后见示桂颂》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庄的宁静与秋意。首句“古树桥西溪水明”,点出地点,溪水清澈,映照着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野人闲兴踏秋行”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漫步在秋日田野中。
“田空晚获余寒潦”描绘了秋收后的空旷田野,傍晚时分仍有积水,显示出季节的转换和农事的结束。山腰处,“浮阴接旧城”,暗示了远处的城市轮廓,增添了空间感。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享的温馨场景:“念子支床同菊粳,迟予在闼共藜羹”,他们曾一起煮食粗茶淡饭,其乐融融。
最后两句“相怜万里萧萧木,绕壁徒闻一杖声”,通过“万里萧萧木”的辽阔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只能听到友人独坐房中杖击墙壁的声音,倍增离别的寂寥。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病情的关切。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
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
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
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
竟竟口合合,犹如冶排扇。
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战。
不肯自看身,看身善不善。
如此痴冥人,只是可恶贱。
劝君学修道,含食但自□。
且拔己饥渴,五邪邪毒箭。
获得身中病,应时乃一现。
安住解脱中,无碍未别见。
住是分别有,任用法界遍。
纵起六十二,非由无罪殿。
所以得如斯,有大善方便。
身如圈里羊,命报恰相当。
羊即披毛走,人著好衣裳。
脱衣赤体立,刑役不如羊。
羊即日日死,人还日日亡。
从头捉将去,还同肥好羊。
羊即辛苦死,人去无破伤。
命绝逐他走,魂魄历他乡。
有钱多造福,吃著好衣裳。
愚人广造罪,志者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