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廷佳饼赐红绫,著作年来定日增。
石室续开先世史,青藜还对老人灯。
家为南国无双族,悟彻西来最上乘。
犹记嵩台谈梦处,清江如练月初升。
内廷佳饼赐红绫,著作年来定日增。
石室续开先世史,青藜还对老人灯。
家为南国无双族,悟彻西来最上乘。
犹记嵩台谈梦处,清江如练月初升。
这首诗《寄怀叶渊发庶常》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赐予佳饼、著作增加、历史续写、老人灯下读书、家族荣耀以及对友人叶渊发的深切怀念等场景。
首联“内廷佳饼赐红绫,著作年来定日增”描绘了宫廷中赐予佳饼的场景,红绫包裹,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恩赐,同时暗含著作者对于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著作年来定日增”表达了著作不断累积、知识不断增长的主题。
颔联“石室续开先世史,青藜还对老人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石室象征著历史的延续与传承,先世史的续写寓意著对历史的尊重与继承;青藜灯则是古代学者夜读的象征,老人灯前读书则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与敬仰。
颈联“家为南国无双族,悟彻西来最上乘”赞美了叶渊发家族在南国的卓越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叶渊发个人在学问上的高深造诣,悟彻西来最上乘,意味着他在佛法或哲学上有极高的领悟力和成就。
尾联“犹记嵩台谈梦处,清江如练月初升”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嵩台谈梦处可能是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清江如练月初升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友情长存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恭尹对于知识、历史、家族荣誉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圣门际天而不可径兮,子聚粮以疾趋。
古文熄而哇郑兮,子独追而雅诸。
众皆赏其襮而遗其里兮,知全者不在予。
仕者谓赣民之嚚兮,不啻沬邦之夫。
何子之仁以莅兮,若膝下之乳雏。
予惟子之观兮,则未知封屋之迂。
沐猴豸而罔腼兮,子发上而衡盱。
舍己躁进而谓子躁进兮,宜不曰沽名之非愚。
世切齿于彼之晚霣兮,流涕于子之不晚殂。
庸知天之不子祉兮,不厚彼之辜。
惟师友之恩纪兮,一饭而九其吁。
天不予棐而夺予朋兮,半其济而亡舻。
决汝汉而东之兮,曾足为予泪之馀。
若子之死而不死兮,不亦名星日而骨幽墟。
饮水虹明,蒸山霞烂,乱帆争渡津门。
离人向夕,无绪对芳樽。
几上层楼极目,疏林外、落照缤纷。
空凝望,天边白苧,烟雨锁空村。羁魂。
飞欲去,清江千里,南北中分。
怅瑶琴徒在,锦瑟空存。
肠断萧娘一纸,罗巾剩、万点檀痕。
凭传语,玉儿憔悴,终不负东昏。
翠幕香寒,推枕起、昼栏重凭。
镇一片花昏柳暗,夜深人静。
几阵凉风吹过雨,黑云捧出黄金饼。
笑从前、长道此身孤,俄添影。何处笛,声悲横。
乌鹊噪,明河净。见双鬟低说,今宵差冷。
玉貌云衣都化土,非心所爱无心应。
便杯儿、斟满不沾唇,常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