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师何在,师禅白石中。
无情云可比,不食鸟难同。
屦下苍苔雪,龛前瀑布风。
相寻未有计,只是礼虚空。
白石师何在,师禅白石中。
无情云可比,不食鸟难同。
屦下苍苔雪,龛前瀑布风。
相寻未有计,只是礼虚空。
这首诗名为《寄白石师》,出自唐代诗人姚合之手。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含蕴。
开篇“白石师何在,师禅白石中。”两句,以问代答,表明诗人对白石师的寻找与渴望,同时也映射出白石师超然物外、心如磐石的高僧形象。"无情云可比,不食鸟难同"则进一步描绘白石师的特质,他像那无情却又亲切可比的云,拒绝世间纷扰,如同不食鸟肉的苦行僧侣,难以与俗世相容。
中间两句“屦下苍苔雪,龛前瀑布风。”生动地描绘出白石师隐居的自然环境。诗人脚下的苍苔覆盖着细雪,耳边是山谷间潺潺的瀑布声,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宁静超脱的境界。
末尾“相寻未有计,只是礼虚空。”表达了诗人对白石师的敬仰与无奈。尽管无法找到具体的相见之法,但诗人仍然向着那空灵的方向致以最高的敬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石师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匹如迂叟洛中园,花竹依稀五亩宽。
梧树参天栖凤集,桧根入地蛰龙蟠。
翁求真乐希颜子,世著清名慕邴丹。
身是双溪前令尹,胜游蹉过不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