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下邑荒江滨,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春申下邑荒江滨,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题为《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饯诗盈轴越明年余过故都补行卷之末》。诗中描绘了春申江畔的荒凉景色,以及诗人对钱塘春天的独特感受。他初见西湖美景,惊叹于西施般的自然之美,感叹晓妆之美难以形容,甚至发誓要在湖边度过晚年。诗人又表达了对湖畔高人的敬仰,认为其超凡脱俗。
接着,诗中提到诗人欲攀登大涤和天柱峰,以俯瞰群峰,但归来后却在风雨之夜静听三竺山的神秘声音,怀念玉局老仙。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曾经的仙境如今只剩空寂,只有石上的捣药声和无人传授的长生秘诀令人惋惜。
最后,诗人自嘲被山灵嘲笑,仍如常在湖堤漫步,拾取芳草,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