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文安郡君刘氏挽词·其二》
《故文安郡君刘氏挽词·其二》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愿力坚如母,翛然亦坐忘。

羞兰虚孝养,偕老误荣光。

净域端何许,遗经只自香。

它年盛追赠,犹得贲馀芳。

(0)
鉴赏

这首挽词以“故文安郡君刘氏”为悼念对象,邹浩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首句“愿力坚如母”,赞颂逝者意志坚定,如同母亲般坚韧不拔,表达了对逝者品格的高度评价。接着,“翛然亦坐忘”一句,描绘了逝者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状态,体现了其精神境界的高远。

“羞兰虚孝养,偕老误荣光”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逝者未能享受天伦之乐和荣华富贵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生前的清贫或牺牲自我以成全他人的情操。这里“羞兰”可能暗指逝者生前的谦逊与低调,与后文的“荣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逝者人格的高尚与牺牲精神。

“净域端何许,遗经只自香”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赞美,将逝者比作“净域”,意指其心灵纯净、道德高尚,即使在离去之后,其留下的教诲与精神仍能散发出芳香,影响着后人。

最后,“它年盛追赠,犹得贲馀芳”表达了对逝者未来的纪念与追思,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人们能够铭记逝者的功德,继续传承其精神,使其美德得以延续和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品质的赞美、对其未尽之愿的惋惜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双峰寺有怀石山禅师.寺旧在双山。宋末,石山移此地

三百年来旧佛宫,依稀犹记石山翁。

预为法界传灯钵,故入尘寰试色空。

四壁人烟天蚤暮,一湾流水日西东。

镜台菩树今何在,锡杖遥遥觑紫峰。

(0)

题何文起云卧轩

何人高敞苾云堂,云窗雾栋驾虹梁。

白目看云卧不足,晴天云景悬清光。

团云隐隐如倾盖,飞甍直豁翔云外。

谁向云林种白榆,谁引云槎泛碧海。

朝朝暮暮云重重,云来云去杳无踪。

白云时或化苍狗,黑云时或乘赤龙。

世间万事浮云变,心似閒云任舒卷。

主人雅得看云趣,云卧忘机自仰偃。

问君云卧几经时,看君年少青云姿。

万里云衢争蹀躞,百尺云柯光陆离。

休讶无心云出岫,暂尔云栖依泽薮。

懒云高处枕书眠,云关静掩无人叩。

瑶函金歼盛云缃,丹梯碧戺缭云房。

云岩露滴茶烟冷,云阁霞分藜焰光。

侍童双双傍云宿,时拥云车骖白鹿。

閒持玉锸斲云根,拾得灵芝莳云谷。

鸡犬云中寂不闻,云璈翠管杂缤纷。

过逢半是云仙侣,多暇时删云笈文。

君住云西我云北,披云一见增颜色。

何当理棹水云边,与尔烂醉卧云石。

(0)

即次

酸风射眸子,尘堁莽迷离。

遥闻犬吠声,行近见茆茨。

主人揖客入,不暇交言辞。

衣裘刚抖擞,沙砾上鬓髭。

倦马向枥鸣,童仆亦苦疲。

权迂一日程,即次暂于兹。

(0)

皖城逢立秋

乡程迢递杳难期,又见江亭一叶飞。

日月不饶孤客鬓,烟霞长护钓鱼矶。

杜蘅远望愁堪结,鸿雁南还喜并归。

欲挽银河洗残暑,夜来凉露湿征衣。

(0)

折杨柳

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

浩荡春光不自知,惨淡铅华那可久。

忆昨枝头雪未销,偷将媚眼逞娇娆。

长安大道笼珠箔,小苑回廊映碧绡。

鸳鸯斗作银条脱,翡翠妆成金步摇。

此日离亭惜春好,浪捲平林春满道。

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

春去亦无期,春心枉自知。

有条能拂带,无树不飏丝。

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

别后含颦谁共处,哽咽笛声悲作语。

极目烟云望转迷,但看落絮空中举。

折尽长条不复春,祇馀疋马踏芳茵。

此去江山无限恨,一路杨花照眼新。

(0)

虎邱山

邱峦高阚阖闾城,野寺姑苏旧有名。

远浦楼台云外出,近河帘舫画中行。

侵檐树色深深见,入座泉声细细生。

一缕茶烟出方丈,晚风吹送有馀清。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