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

浩荡春光不自知,惨淡铅华那可久。

忆昨枝头雪未销,偷将媚眼逞娇娆。

长安大道笼珠箔,小苑回廊映碧绡。

鸳鸯斗作银条脱,翡翠妆成金步摇。

此日离亭惜春好,浪捲平林春满道。

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

春去亦无期,春心枉自知。

有条能拂带,无树不飏丝。

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

别后含颦谁共处,哽咽笛声悲作语。

极目烟云望转迷,但看落絮空中举。

折尽长条不复春,祇馀疋马踏芳茵。

此去江山无限恨,一路杨花照眼新。

(0)
鉴赏

这首《折杨柳》描绘了春日里杨柳的美丽与生机,以及它与春天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以“折”字开篇,暗示了人们对于杨柳的喜爱与亲近,仿佛它们成为了人们手中永恒的伴侣。接下来,“浩荡春光不自知,惨淡铅华那可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春光的灿烂与铅华的短暂,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忆昨枝头雪未销,偷将媚眼逞娇娆”描绘了杨柳在春雪未消时的娇美姿态,仿佛在春光中偷偷展示其妩媚。接着,“长安大道笼珠箔,小苑回廊映碧绡”则通过长安的大道与小苑的回廊,展现了杨柳在不同环境中的美丽,如同珠帘轻垂,碧纱轻映,充满了诗意。

“鸳鸯斗作银条脱,翡翠妆成金步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杨柳比作鸳鸯和翡翠,生动地描绘了杨柳在春风中的动态之美,如同鸳鸯戏水,翡翠点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此日离亭惜春好,浪捲平林春满道”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留恋,即使是在离别之时,也难以割舍对春天的喜爱。接下来,“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通过蝴蝶与黄莺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春去亦无期,春心枉自知”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的感慨,春心虽知春去无期,却依然无法抑制对春天的怀念。最后,“有条能拂带,无树不飏丝”、“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等句,继续描绘了杨柳的形态与环境的交融,以及它在不同地点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杨柳在春天中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其一

翩翩公子信陵君,几上青山怅海氛。

朱亥侯嬴俱上客,葛洪韩众总仙群。

杯邀去月当天转,鱼幸娇歌隔水闻。

最是携灯桥上酌,龙塘风皱一宵濆。

(0)

除夕通宵饮吴景长宅时久系初出

吴家兄弟解留客,镇江窝笋樱桃千。

饮我金杯三百斛,五更漏转犹未残。

我系六年今始出,宝剑一跃丰城寒。

登楼忽见梅花发,时有春意来珊珊。

醉馀皓首冲泥滑,欲跨白马呼银鞍。

(0)

边词·其十六

黄鼠白脂捷遁逃,夜猴搏鼠捷于猱。

将猴比鼠无多大,自古獐麋怕皂雕。

(0)

燕京五月歌·其三

荸荠菱藕贱如柴,竿蔗年来渐亦栽。

百货百珍俱得到,却无一个荔枝来。

(0)

燕京歌·其五

绿树连云拨不开,忽扶黄瓦出楼台。

堤长水阔三千丈,一日惟看一殿回。

(0)

天目山·其三

断壁孤杉四十围,不关雨雪阴霏霏。

柯南一国痴蝼蚁,长怪曾无白日飞。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