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
但盖头一把,容身方丈,无多缘饰,莫遣尘埃。
屈曲成幽,萧条生净,野草闲花都妙哉。
家无力,虽然咫尺,强作萦回。竹斋。向背松斋。
须次第、春兰秋菊开。
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荆桥斜畔,疏种香梅。
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
门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
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
但盖头一把,容身方丈,无多缘饰,莫遣尘埃。
屈曲成幽,萧条生净,野草闲花都妙哉。
家无力,虽然咫尺,强作萦回。竹斋。向背松斋。
须次第、春兰秋菊开。
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荆桥斜畔,疏种香梅。
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
门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诗中“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开篇,即点出了时间流转与世事变迁的哲思,但紧接着“我但盖头一把,容身方丈,无多缘饰,莫遣尘埃”表明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纷扰的排斥。
“屈曲成幽,萧条生净,野草闲花都妙哉”中的“屈曲成幽”可能是指竹子弯曲自如的姿态,而“萧条生净”则形容了自然界清新脱俗的一面。接着,“家无力,虽然咫尺,强作萦回”显示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简约与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竹斋。向背松斋。”两句呼应,表明了诗人的居所是被竹子和松树环绕的清幽之地。紧接着,“须次第、春兰秋菊开”则指出了园中植物按季节生长的自然秩序。
“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荆桥斜畔,疏种香梅。”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竹围之内细心培育果树和花卉的情景,其中“甘橘”、“香梅”都是一年四季中不同时节的美好景象。
最后,“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这几句则指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生活自给自足的状态。“门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则是对园中水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园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生活理想。
步上大云巅,徘徊盻雷电。
青草翳寒原,累累二坟见。
移步抚残碑,浩歌泪如溅。
吁嗟节义肠,生死那能变。
彼凶者何人,淫欲肆沉湎。
残贼灭天性,刚贞逾百炼。
恶业竟芟荑,芳名流畿甸。
乾坤茂宰心,纲常为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