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气不馀纤,凭虚一缕黏。
分歧垂远势,透露簇微尖。
曳脚神还整,藏锋力自铦。
臣书真逸品,凤藻得无嫌。
尘气不馀纤,凭虚一缕黏。
分歧垂远势,透露簇微尖。
曳脚神还整,藏锋力自铦。
臣书真逸品,凤藻得无嫌。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后雁字十九首》中的第四首,描绘的是雁阵飞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雁群在空中划出的优美轨迹,"尘气不馀纤"形象地写出雁阵飞行时的轻盈与洁净,仿佛没有留下一丝尘埃。"凭虚一缕黏"则描绘了雁阵排列整齐,如同一条细线在天空中延伸,富有动态感。
"分歧垂远势"描述雁阵在高空中的分列和延伸,形成深远的视觉效果;"透露簇微尖"则刻画了雁阵中单个雁鸟的身形,尖锐而醒目。接下来的"曳脚神还整"形容雁群在飞行中调整队形的娴熟,"藏锋力自铦"则暗喻它们的力量虽隐而不露,却十分锐利。
最后两句"臣书真逸品,凤藻得无嫌",将雁阵的飞行姿态比喻为书法中的逸品,流畅而优雅,暗示其如同凤凰的羽毛般华美,表达了诗人对雁阵美的高度赞赏,认为其形态即使与华丽的辞藻相比,也毫不逊色。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王夫之对于自然景象的独特审美和深刻理解。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