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
《杏花》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著,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旁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

(0)
注释
蓓蕾:花朵未开放的状态。
血点乾:形容花瓣上的颜色鲜艳,仿佛有血点。
轻欺著:轻轻地欺负,指烟雨对花朵的轻微影响。
卖得风流:指卖花人展示的花的美丽和风情。
翻译
花瓣尖端沾着干涸的血点,粉红的脸颊透露出早春的寒意。
它抵挡不住烟雨的轻轻欺凌,只能在亭台楼阁中被人怜爱欣赏。
柳树桃树歪斜欲落,等待黄莺和蝴蝶结伴成群。
京城街巷雨过天晴后,又多了一道风景,那就是卖花的人们展示的风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杏花》,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首句“蓓蕾枝梢血点乾”,以“血点”形容初绽的杏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含苞待放的娇嫩和生机。次句“粉红腮颊露春寒”,进一步描绘了杏花花瓣的色彩和春日微寒的氛围。

“不禁烟雨轻欺著”,写杏花在春雨中娇弱的姿态,暗示其虽美却易受伤害。然而,“只好亭台爱惜看”,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怜爱与欣赏,只能在亭台间静静观赏,不敢轻易打扰。

“隈柳旁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通过描绘柳树、桃花和围绕花丛的莺蝶,营造出热闹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画面,杏花仿佛在等待着与这些自然伙伴共舞。

最后一句“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将视角转向城市,描述雨过天晴后,杏花的美丽被京城的人们所发现,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增添了风雅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杏花的娇艳与春日的风情,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之情。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宁古塔杂诗·其七

山川盘地轴,草木亦多宜。

旧塞黄榆树,官山紫桦皮。

桃花水似锦,香蓼菜如丝。

谁道穷边外,年年春到迟。

(0)

宁古塔杂诗·其五

化城开石壁,镫火出林微。

不见乘杯渡,还看卓锡归。

閒云埋土室,古佛钓渔矶。

怪底经行处,天花片片飞。

(0)

小淩河

日暮风萧萧,平沙水瀰瀰。

立马饮长流,凫鸥惊欲起。

清彻鉴须眉,曲折游鲂鲤。

谁道若耶溪,烟波胜于此。

(0)

题邹氏盆景四绝·其一盆松

尺寸能含百丈姿,巉岩犹喜托根奇。

堪知细叶迎风夜,不减孤涛绝顶时。

(0)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五次玉田古风

阳雍有蓝田,种石成美玉。

邑以此得名,至今称甸服。

唐水左龙蟠,燕山右虎伏。

石鼓可传声,玉屏为独乐。

行役度鸿桥,眺赏寻牛峪。

双城系吾思,九峰还在目。

驱车抵郊原,业已逼城郭。

郭门援卒哗,露刃与列戟。

书史劝回车,彳亍咸觳觫。

余以情理宣,哗者崩厥角。

入署申文告,军中尽肃肃。

夜来寂无諠,旄倪也睡熟。

诘辰数马毕,旅见皆良牧。

具云定变奇,一纸贤刑戮。

出门雪纷纷,杨柳浑攒珏。

西望建章宫,手额主恩渥。

(0)

咏棋诗·其四

书生慷慨欲论兵,胜算独操我自赢。

强弱已分方急发,坚瑕未审莫轻征。

到来马啸风云会,此去车攻七十城。

帐殿论功先策士,主君信赏报升平。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