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景物易惊秋,一夜西风扫客愁。
门户傍人原寄托,简书羁我尚淹留。
故园松菊径初辟,晚景桑榆功要收。
乘兴重来仍访旧,不妨频泛剡溪舟。
林泉景物易惊秋,一夜西风扫客愁。
门户傍人原寄托,简书羁我尚淹留。
故园松菊径初辟,晚景桑榆功要收。
乘兴重来仍访旧,不妨频泛剡溪舟。
此诗描绘了秋日林泉之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首句“林泉景物易惊秋”点明季节变换,林泉之美在秋色中更显生动,引出诗人内心的触动。次句“一夜西风扫客愁”以西风扫过,象征着诗人内心愁绪被自然力量所驱散,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释放。
接着,“门户傍人原寄托,简书羁我尚淹留”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被门户所寄托的客人,虽有归宿感,却因公务(简书)的束缚而滞留,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后两句“故园松菊径初辟,晚景桑榆功要收”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晚年生活的思考,松菊象征着高洁与宁静,桑榆比喻人生晚年的收获与成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乘兴重来仍访旧,不妨频泛剡溪舟”两句,诗人表示即使再次回到这里,也要探访旧友,享受自然的乐趣,通过泛舟剡溪,进一步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出入土门偏,秋深石色泉。
径通原上草,地接水中莲。
采菌依馀蘖,拾薪逢刈田。
镊挦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避路来华省,抄诗上彩笺。
高斋久不到,犹喜未经年。
下视白云时,山房盖树皮。
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
清净从沙劫,中终未日欹。
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
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
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
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