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南康姚明府》
《送南康姚明府》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

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

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nánkāngyáomíng
táng / jiǎdǎo

tóngzhāngměishǎoniánxiǎozàinántiān
bǎnduōqiānfēngjiāngjiēdòngtián

jìngjiāngmínglǎndàicūnyān
quèxiàotáoyuánliàngzuìmián

翻译
铜章少年英姿焕发,他居住的小城位于遥远的南方。
户籍中满是迁移的异乡人,他的领地与田野相连无边。
静静的江面上回荡着野外的鼓声,船夫解缆时带起村庄的袅袅炊烟。
他却笑陶渊明,何必总是怀念那醉眠的生活。
注释
铜章:古代官印的一种,这里代指有官职的年轻人。
小邑:小城镇。
迁客:指因各种原因离开原籍的人。
洞田:偏远的田野,可能指的是未开垦或人迹罕至的土地。
野鼓:乡村野外的鼓声,可能指节日庆典或农事活动。
发缆:解开缆绳,准备启航。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醉眠:陶渊明诗中的典故,指他喜欢饮酒后沉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少年铜章的形象,他居住在南天的小镇上。诗中通过“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表达了边塞之地的荒凉和人迹罕至,同时也映射出主人公生活的孤独与静谧。“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其中“野鼓”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声音,而“村烟”则是乡间炊烟,共同构建了一幅田园诗画般的和谐图景。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诗人通过“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表达了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怀念。这里提到的“陶元亮”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以隐逸自适著称,而“醉眠”则可能是指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那种超然物外、心境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两位古代文人的形象,表达自己对一种自由自在、不为世俗牵绊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是一首集美景与情感于一体,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程氏息园三咏·其三卧云馆

愁看巫峡云,懒醉罗浮月。

静夜楚天遥,黄陵秋万叠。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三十一梅花亭

孤亭十尺藏,梅花万株列。

中有姑射仙,肌肤若冰雪。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二十九浮白斋

左手鸬鹚杓,右手鹦鹉杯。

拍浮酒缸中,万事何有哉。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九浣花池

方池六尺强,风吹众芳堕。

时有杜陵翁,扶藜石栏坐。

(0)

题画·其三

一钵复一鉼,相随不知老。

苍苍太白峰,落叶秋多少。

(0)

久不得赵汝元问乡人乍至自都下云墓木拱矣

少日风霜堕彩毫,中年日月厌青袍。

红颜意气消鸡肋,白发心期付蟹螯。

作赋中山酬薏苡,飞书西域问蒲萄。

天津桥北糟丘近,试觅青莲望海涛。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