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哭殷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深切哀悼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回忆,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易逝、人事难得续的悲凉感受。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哀婉的情绪,提醒读者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终将回归于虚无。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诗人通过对逝者的追思,表达了面对死亡时的悲痛和万事皆可触动人的情感。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可能在哀悼逝者的同时,也牵挂着那尚未成年的孤儿和未被安葬的母亲,表达了对家庭不幸遭遇的同情。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这两联通过描写荒凉的自然景象和哀伤的哭声,以及天空中的阴霾气氛,强化了诗人的悲哀情绪。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前交谈的回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逝者未能如愿实现梦想的遗憾。
"故人各有赠, 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馈赠的回忆,最后在悲痛中返回家园。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追思,对逝者未能实现梦想的遗憾,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余家久住山,早已离城市。
草屋有三间,一间长丈二。
一间安葛五,一间尘六四。
余家自内房,终日閒无事。
昨因黑月二十五,初夜饮酒醉。
两人相浑杂,种种调言气。
余家不奈烦,放火烧屋积。
葛五成灰烬,尘六无一二。
有物荡净尽,惟馀空闲地。
自身赤裸裸,体上无衣被。
更莫忧盗贼,逍遥安乐睡。
一等被火烧,同行不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