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杀戮的深刻批判与哀伤。"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一句直接指出了语言的暴戾并非真正的力量,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命损失。下一句"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则以尖锐的比喻揭示了这种詈语的无情和可鄙。
接下来两句"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进一步展现了这些恶言对亡魂和贫困者的伤害。诗人通过"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表达了即便是少数的恶语,也足以令人心生忧虑。
随后的"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则指出这种恶毒的话语并未消亡,而是被记录下来传承至今。诗人呼吁人们在咏叹古籍时能够分辨善恶,如同"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所述,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虽然没有烧毁言语,但却徒劳无功。
最后两句"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则是诗人对那些恶毒话语仍然活跃在世的深沉忧虑。整首诗构建了一种时间跨度的批判视角,从古至今,对语言暴力和战争残酷进行了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尊严和文化传承的关切。
坏庵老牛老捏怪,刚把虚空立疆界。
不知烧作一聚灰,问云此怪坏不坏。
今犹不死亦不烧,掩息弗与生同条。
苕溪清印故山月,一点灵犀通夜遥。
倒刹拈花各三昧,会底不知渠不会。
珊瑚树林日杲杲,东倒何妨复西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