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苦口曾不道,悟来灵骨方寻讨。
练江寒月两萧萧,浮云散尽天如扫。
当时苦口曾不道,悟来灵骨方寻讨。
练江寒月两萧萧,浮云散尽天如扫。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信所作的《颂古九首》中的第六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往领悟的反思和对当下境况的描绘。"当时苦口曾不道",暗示了过去有人曾苦口婆心地劝说或教导,但自己并未当时领悟;"悟来灵骨方寻讨",则表示在经历了某些事情或有了深刻体验后,才开始去探寻和珍视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智慧。
"练江寒月两萧萧",通过描绘练江(可能是指某条江流)在寒冷夜晚中月光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觉醒与沉思。“浮云散尽天如扫”,进一步比喻过去的迷茫困惑如同浮云般消散,此刻的心境如同晴空万里,豁然开朗。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自我反思,传达出一种顿悟后的清新与明净,体现了禅宗诗歌常见的意境和哲理。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
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
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绦索令自恣。
月明木杪倚风啸,天暖花阴向阳睡。
儿童围绕宾客惜,倒挂横跳衒嬉戏。
豢夫每日费提举,未始时节亏饮饲。
前时忽来报之病,抱立阶前自临视。
与之柿栗不肯顾,局脚埋头交两臂。
毛焦色暗肉挛缩,斗觉精神变憔悴。
寻常忽然遇小疾,不过蜘蛛啖三四。
咽喉才下即无恙,何此不效况频饵。
今朝霜风冷入骨,早遣之问云已毙。
人情不免为伤怛,退自悔恨中且愧。
重峦复岫本其乐,大薄长林违尔志。
苦将缰锁强维絷,不究天年良有自。
遣人包裹瘗深僻,不使筋骸属蝼蚁。
西邻子平最好事,闻之搏髀叹无已。
再三惨怛来访问,归作长篇踰百字。
其词读之甚悽怆,亦谓一郁叹其死。
复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无皆偶尔。
把之庭下读复读,仰望高株一歔欷。
《和子平吊猿》【宋·文同】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绦索令自恣。月明木杪倚风啸,天暖花阴向阳睡。儿童围绕宾客惜,倒挂横跳衒嬉戏。豢夫每日费提举,未始时节亏饮饲。前时忽来报之病,抱立阶前自临视。与之柿栗不肯顾,局脚埋头交两臂。毛焦色暗肉挛缩,斗觉精神变憔悴。寻常忽然遇小疾,不过蜘蛛啖三四。咽喉才下即无恙,何此不效况频饵。今朝霜风冷入骨,早遣之问云已毙。人情不免为伤怛,退自悔恨中且愧。重峦复岫本其乐,大薄长林违尔志。苦将缰锁强维絷,不究天年良有自。遣人包裹瘗深僻,不使筋骸属蝼蚁。西邻子平最好事,闻之搏髀叹无已。再三惨怛来访问,归作长篇踰百字。其词读之甚悽怆,亦谓一郁叹其死。复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无皆偶尔。把之庭下读复读,仰望高株一歔欷。
https://shici.929r.com/shici/nvUEh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