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高子明读春秋传》
《听高子明读春秋传》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去劬书爱目光,朝吟暮诵得高郎。

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

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

应须七日登山去,望阙岩前拜瓣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沉浸在《春秋传》的阅读中,其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跃然纸上。首句“老去劬书爱目光”,生动地刻画了老人年岁已高,却依然热爱阅读,眼睛因长时间阅读而显得疲惫,但这份热爱并未减退。接着,“朝吟暮诵得高郎”则展现了老人每日沉浸于书籍之中,晨昏不息,仿佛与书中的人物高郎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一声何处凤歌远,万古不如麟笔长”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老人读书时的专注与深沉比作凤凰的歌声悠远,麟笔的长度象征着知识的深远与不朽。这里不仅赞美了书籍内容的丰富与深邃,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智慧永存的向往。

“晏子宅边南市熟,羲皇梦里北窗凉”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晏子和古代圣贤伏羲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晏子宅边的熟市,暗示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羲皇梦里的北窗凉,则象征着在宁静中领悟真理的境界。这两句诗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相连接,展现了读书人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永恒之旅。

最后,“应须七日登山去,望阙岩前拜瓣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渴望。这里的“七日登山”可能象征着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望阙岩前拜瓣香”则寓意着对知识的敬畏与膜拜,以及对更高层次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人阅读《春秋传》的描写,展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即目

即目真情体物知,鹤粮或窃鹤啼饥。

青田谁为供刍粟,可使由之意若斯。

(0)

题罨画窗

高处霞标小憩居,锤峰列水俯临馀。

几棂纱牖谁为画,十笏山房恰受虚。

生色丹青是枫槲,有情活泼在禽鱼。

赋诗何必多思歇,其奈当前每起予。

(0)

题千尺雪·其三

越中陶器惟兹合,惠上筠垆到处存。

即景浮香一评古,君谟茶谏有名言。

(0)

泛月三首·其二

野湖傍晚十分凉,执事传宣换絮裳。

何不言旋归邃宇,爱他萧景引怀长。

(0)

翠扶楼

翠蔚偨池閜砢间,红楼高出俯前山。

底须游目役神思,静领几馀片刻閒。

(0)

新月漫题·其三

谓饶一度泛湖期,三月愁过剩此时。

信是姮娥善节制,几曾轻许占便宜。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