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真情体物知,鹤粮或窃鹤啼饥。
青田谁为供刍粟,可使由之意若斯。
即目真情体物知,鹤粮或窃鹤啼饥。
青田谁为供刍粟,可使由之意若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即目》。诗中以鹤为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贫富不均、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即目真情体物知”,点明了诗人观察事物时的真实情感和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次句“鹤粮或窃鹤啼饥”,通过描绘鹤因饥饿而偷食的情景,形象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接着,“青田谁为供刍粟”一句,将目光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个疑问:在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地方,为何还有人处于饥饿之中?这里暗含了对社会分配不公的批判,以及对改善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的渴望。
最后,“可使由之意若斯”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像他心中所想的那样,消除贫困,实现和谐与公正的愿望。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霜风吹西湖,与君持行李。
瘦马共边笳,寒灯对孤邸。
新凉秋叶惊,归棹君独理。
弃我天一方,稳下大江水。
丈夫志四海,吾岂较遐迩。
行藏天所为,况自非偶尔。
独忧绵薄资,负重力难起。
嘉宾日以远,缓急尚谁倚。
置此勿复论,遇坎各有止。
我积汉中谷,君种彭泽米。
努力随小大,同在毓生齿。
他年脱冕归,对酒各欢喜。
茅檐竹屋吹山风,两山流水环西东。
如闭篷窗小舟坐,四面烟雨春濛濛。
块然拥被看周易,炯炯万象罗心胸。
瓶罂所容可半斗,妙理尽在皤腹中。
明朝晏起寒庖空,市小米贱升斗丰。
携篮挑荠奴勿慵,熟煮烂糁供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