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闻雪声》
《枕上闻雪声》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日落天风彻骨清,疏疏玉片舞中庭。

梦回细响鸣松竹,误作春蚕食叶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ěnshàngwénxuěshēng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luòtiānfēngchèqīngshūshūpiànzhōngtíng

mènghuíxiǎngmíngsōngzhúzuòchūncánshíshēng

翻译
夕阳西下,天风带来刺骨的清凉,
稀疏如玉的月光在庭院中飘舞。
注释
日落:傍晚太阳落山。
天风:夜晚的风。
彻骨清:非常寒冷。
疏疏:稀疏的。
玉片:比喻月光皎洁如玉。
舞中庭:在庭院中飘动。
梦回:梦中醒来。
细响:轻微的声音。
鸣松竹:松竹发出的声音。
误作:错以为。
春蚕:春天的蚕。
食叶声:吃叶子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首句"日落天风彻骨清",写出了傍晚时分,寒风吹过,空气冷冽而清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接着的"疏疏玉片舞中庭",以"玉片"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月光下飘落庭院的轻盈姿态,宛如玉屑般洒落,增添了冬夜的诗意。

"梦回细响鸣松竹",诗人通过梦境将听觉的感受与现实相连,仿佛在睡梦中听到雪花落在松竹枝头的轻微声响,这声音虽小,却足以唤醒诗人的思绪,使之联想到春天蚕食嫩叶的声音,但此时却是冬雪而非春蚕。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夜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将听觉的体验融入梦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郑刚中的这首《枕上闻雪声》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富有意境。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禽言·其七

前山有竹,前山有竹,去年命子竹上宿。

今年竹渐少,结巢巢又覆。

但闻竹下有人语说道,是朝朝山前白额虎,触墙害笋蹂禾黍。

(0)

戏为友人题鸳鸯图赠女道士·其三

玄都玉府信清娱,三鸟西来数寄书。

试问鸳鸯如许事,凤情鸾想近何如。

(0)

药洲杂咏

手把绿玉杖,脚踏青芒鞋。

采药不觉暮,晚风山气佳。

(0)

寿何别驾惺宇先生八十一初度

清明仙吏早抽簪,初服萧然返旧林。

赋就梅花春酒暖,筵开桃实露华深。

餐芝自识冥鸿理,爱士真怜相马心。

家学玄成谁不羡,看君玉树已千寻。

(0)

冬日同何似公李伯襄仁伯定国安国舍弟有开探梅驼山分赋·其一得秋字

相将选胜惬淹留,不负梅花满岭头。

别后几悬沧海梦,兴来俱到剡溪舟。

尊开绿酒矜初熟,客有青云是旧游。

就此邀欢无不可,未须明月醉杨州。

(0)

花朝海珠寺煎茶因忆故山

青峰两岸郁含滋,水寺疏钟晚饭时。

僧供石泉留客语,人逢佳节乱乡思。

风牵水荇沉波碧,雨湿江云趁鹭迟。

举目同怀半贫病,故山犹自负归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