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灵源自作志铭》
《读灵源自作志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

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

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读灵源自作志铭》。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与感悟。

诗的开篇“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描绘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内心感受,仿佛法身在那一刻突然显得衰弱,暗示了对生命与佛法的深刻反思。接着,“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探讨了生死的本质,以及如何穿透梦境,揭示真实存在的法理。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则进一步阐述了对无生之塔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修为与外在成就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成就并非外在形式的完美,而是内心的完整与不亏缺。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法空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即使在法空的境界中,也应保持对世界的观照,不能脱离现实的色彩与声音,体现了佛法实践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表达了面对外界干扰时,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与佛性的光辉,避免迷失于世俗的纷扰之中。“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肩负佛法传承的责任,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够照亮历史的长河,为后世提供指引。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展现了释德洪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宇宙和佛法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游隐清·其二

瀑泉奔放石坡陀,回首清游岁几何。

脚力不如前日健,诗盟还喜故人多。

滕王阁上无韩子,还景楼中欠老坡。

不谓鄙言成宿谶,偶因晚涖得波波。

(0)

适斋挂冠次韵·其一

致仕吾非不待年,礼经自合许求田。

祇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

富贵鼎来先瞥地,是非衮处独翩然。

鄮峰相对两真隐,共仰元台与大天。

(0)

送元积弟赴永嘉酒官·其一

宦游五载住中川,似与邦人有夙缘。

昔日江山知好在,旧游人物想依然。

吾衰无复逢梅福,子去惟应梦阿连。

或问故侯霜鬓未,为言潘令是齐年。

(0)

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诗为贺次韵·其一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

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

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

当时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怜盛氏甥。

(0)

周路分挽词·其一

蚤负功名志,从戎岂素心。

治军先肃靖,游艺亦精深。

湖海开豪气,云天廓义襟。

高门尚馀庆,兰玉正森森。

(0)

太淑人叶氏挽词·其一

妇职躬蘋涧,芳年誓柏舟。

壸彝全肃睦,梵行极清修。

贝叶开空性,神篦豁病眸。

飘然指归路,净观日西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