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二》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0)
注释
金丹:道教修炼的仙丹。
遗世术:超脱世俗的秘术。
石髓: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滞骨: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丝声:指纺织时的细语声。
捣声:制药或制作食物时的敲击声。
匏器:葫芦等自然材料制成的器皿。
生气:生命力。
革面:比喻表面的改变。
丹青:绘画艺术,此处指伪装。
木鸡:象征无欲无求的境界。
风雨:象征外界的困扰。
翻译
金丹神奇通灵,你有超凡脱俗的法术。
石髓虽珍贵,却无法食用,只因我身体虚弱。
夜晚纺线声响起,寒冷的捣药声随之而来。
竹叶与菊花相伴,让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共饮一杯。
用葫芦器祭祀天地,看重的是本质而非外表华丽。
土壤因灌溉渠道而繁茂,生机勃勃,充满和谐。
改变表面并不意味着本质改变,小人也能变得伪善。
木制的鸡本无心,怎能被风雨所左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二)》。诗中,诗人以炼丹术为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金丹妙通灵”描绘了神秘的丹药,暗示着长生或超脱的追求。接着,“子有遗世术”是对朋友黄鲁直拥有独特智慧的赞美。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暗指修炼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诗人感叹自己的困境和身体的疲惫。“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通过纺织和捣药的声音,描绘出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则倡导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即使在困苦中也要保持乐观。“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表达对朴素生活的崇尚,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而非外在的华丽。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借土生万物的自然现象,强调生命力的生生不息和和谐统一。“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寓意改变外表并不能改变本质,批评那些表面伪装的人。

最后两句“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以木鸡无欲无求的形象,表明面对外界风雨,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寓言丰富,语言含蓄,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友人的回应。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赠陆梦洲古琴兼以诗寄

朝读梦洲书,暮望梦洲树。

思君不见君,徒向梦中遇。

遗之绿绮琴,不语可知心。

早晚弄金徽,为宣白云音。

白雪阳春古所稀,自怜素发老柴扉。

乘风寄语丰城剑,看尔辉光彻太微。

(0)

题秋亭晓色图

园林夏雨歇,旭日照苍苔。

谁见竹亭里,孤坐兴悠哉。

(0)

咏新竹

丛阴半亩润新篁,花气缤纷伴竹香。

可爱霏微昨夜雨,檐前风响趁苍筤。

(0)

云栖归途遇雨

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萌。

夹岸黎元瞻拜切,频施膏泽惬民情。

(0)

巡幸辽阳

肃将轩驾向辽阳,暖日晴薰百草芳。

照野山川皆动色,掀天旌旆自生光。

林间苍藓侵人径,城上新花缀女墙。

欲问襄平旧郛郭,千年华表鹤飞翔。

(0)

月下赏菊限韵柬邃庵太常先生

不随春蝶梦滕王,又送秋蝉过绿杨。

佳客到时非旧雨,好花开处亦重阳。

为园恨少青山地,插帽羞看绿鬓郎。

长对此花还此客,纵教多病也身康。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