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二)》。诗中,诗人以炼丹术为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金丹妙通灵”描绘了神秘的丹药,暗示着长生或超脱的追求。接着,“子有遗世术”是对朋友黄鲁直拥有独特智慧的赞美。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暗指修炼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诗人感叹自己的困境和身体的疲惫。“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通过纺织和捣药的声音,描绘出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则倡导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即使在困苦中也要保持乐观。“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表达对朴素生活的崇尚,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而非外在的华丽。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借土生万物的自然现象,强调生命力的生生不息和和谐统一。“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寓意改变外表并不能改变本质,批评那些表面伪装的人。
最后两句“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以木鸡无欲无求的形象,表明面对外界风雨,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寓言丰富,语言含蓄,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友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