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篁。

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宋代词人康与之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雨后清凉的画面。"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通过风雨的洗礼,炎热的暑气被冲刷干净,营造出清爽宜人的氛围。接着,词人以"理罢笙篁"暗示了雨后的闲适,可能是在演奏乐器,享受宁静时光。

"却对菱花淡淡妆",菱花指的是镜子,女子在此时对着镜子轻描淡妆,显得淡雅自然。"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运用比喻,形容女子肌肤如薄纱般细腻,如冰雪般清冷,又带有酥油般的香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和气质。

最后两句"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词人通过女子的欢笑声和对檀郎(可能是她的爱侣)的调侃,传递出温馨的闺房情趣,以及雨后夜晚带来的丝丝凉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甜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的生活场景,流露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王翚江山胜览图

石可跏趺瀑可听,际天缭白更萦青。

江山藉助兴不浅,意匠纵横笔有灵。

曲栈人行秋瑟瑟,精蓝僧定月惺惺。

披吟省识非无李,揽取閒云席上停。

(0)

寄司勋卢员外

书剑年来寄洛阳,几回吟赋不成章。

花前谁共金樽酒,月下空怀画省郎。

欹枕客窗频有梦,鸣珂禁署忆含香。

黄鹂最是多情鸟,时哢春声在绿杨。

(0)

湖山春意图

我忆年才十五六,寻春几涉罗浮麓。

艳杏夭桃簇晓红,金芝瑶草和烟绿。

有时直上朱明巅,目穷溟渤隘八埏。

閒呼羽客酌云液,兴来落笔诗千篇。

偶然名入丹桂籍,西风吹上珠江船。

便从岭海访吴楚,遍览衡岱穷幽燕。

鹓班簉羽凡几载,宦途又向西南改。

山云溪月想当年,彷佛图中见精采。

芙蓉削出天外峰,渔舟帖帖湖涵空。

芳松新柳各生态,依然桃杏争春红。

三茅此去谅不远,精脉应与罗浮通。

是谁卜筑青岩下,尚书犹子今曹公。

曹公平昔最知已,十载京华多气义。

外台邂逅又同官,聚首论心欲忘寐。

与君同是倦游人,千里家山入梦频。

安得王维辋川笔,为我添入罗浮春。

(0)

种松

青松如秧针,植在山之蹊。

岂惟娱心目,岁寒以为期。

未饱雨露恩,那识栋梁姿。

蓬蒿塞三径,埋没谁复知。

秋风陨百草,秀色不少衰。

虽然咫尺根,已见佳种奇。

君看二十年,腰大数十围。

雪霜挺坚操,云汉擎高枝。

时有白鹤来,凡鸟那堪栖。

兔丝与凌霄,冉冉相附依。

青松本贞固,不逐众物移。

大器固晚成,何用嫌暮迟。

愿言坚汝节,黾勉待岁时。

(0)

山矾

折来随意插铜壶,能白能香雪不如。

匹似梅花输一著,枝肥叶密欠清癯。

(0)

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中侠少年,从来意气凌云烟。

拂拭琴樽拟文士,飘扬剑佩比神仙。

交游洛下三千客,讵念城南二顷田。

心知象纬时常玩,手展龙韬夜自研。

曾习春秋鱼丽阵,兼通风后握机篇。

未能报国心先许,不遇轻生意已捐。

黄金祗为酬知己,赤骥将来猎酒泉。

席上弦歌教出塞,室中图画尽三边。

鸣笳每愤边戎入,折戟常轻汉将权。

安得一悬金印出,长驱万里勒燕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