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草凄碧,斜门花掩回。
春深人不见,雨过蝶能来。
幽梦拚长住,芳期苦暗催。
几家儿女病,帘幕怯晨开。
斜巷草凄碧,斜门花掩回。
春深人不见,雨过蝶能来。
幽梦拚长住,芳期苦暗催。
几家儿女病,帘幕怯晨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春日斜巷景象。首句“斜巷草凄碧”以“凄碧”二字,不仅点明了草色的深沉与生机的衰微,也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与氛围的寂寥。接着,“斜门花掩回”一句,通过“掩”字,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门扉后若隐若现的情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春深人不见”一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世的空寂,春意正浓,却无一人欣赏,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雨过蝶能来”则以蝴蝶的轻盈与自由,反衬出人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幽梦拚长住,芳期苦暗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愁。梦境中的美好似乎可以永恒,但现实中的美好却总是被时间无情地催促着消逝。
最后,“几家儿女病,帘幕怯晨开”描绘了一种家庭的困顿与不安,孩子们的疾病使得家人不敢轻易开启窗帘,面对新的一天,既充满了希望,又充满了恐惧。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
飞岩绣铁花,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
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
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
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壮哉尊经阁,缥缈入烟雾。
千山列鲁儒,拱揖不知数。
俗竞形家言,两塔遥相顾。
累土作尖峰,上有参天树。
海阳多贾人,纤啬饶积聚。
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库。
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
金口亲传宣,语在述而处。
师与商孰贤,赐与回孰富。
多少穷乌纱,皆被子曰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