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三》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0)
注释
心存:忧虑。
即鹿:比喻对某事的担忧。
叹无虞:感叹没有安全感。
画地:划定界限。
疏:疏漏。
直枉:公正与冤枉。
天子诏: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厚诬:严重的诬陷。
监奴书:狱吏的记录。
傥令:倘若。
甬道:监狱通道。
真难继:难以持久维持。
都曹:官府各部门。
万里上流:遥远的地方,比喻高层决策。
关社稷:关乎国家和人民。
天意:上天的旨意或命运。
竟何如:究竟会怎样。
翻译
心中忧虑鹿的安危,尽管画地为牢却反而疏漏
正直与冤枉已由天子诏书体现,严重的不实之言仍见于狱吏记录
如果甬道(监狱通道)的困境难以持续,官府各部门的初衷可能无法实现
在遥远的地方,关乎国家社稷的事务,我不知上天的意图究竟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韩正伦辞官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心存即鹿叹无虞”寓言般地描述了韩正伦内心对仕途的渴望与不安,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不确定性。次句“画地虽工理反疏”则批评了看似精细的规划可能忽视了实际道理,暗指官场规则的漏洞。

第三句“直枉已传天子诏”反映了朝廷的决策可能存在不公,而“厚诬犹见监奴书”进一步揭示了冤假错案的可能,令人担忧。接着,“傥令甬道真难继”表达了对韩正伦仕途之路的忧虑,担心他的理想难以持续实现。

尾联“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强调了韩正伦的去留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诗人对此深感迷茫,不知未来天意如何。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乐轩远日之祀岩尹方兄赋以七言用韵一首

事师如父理云然,到底难忘讲席前。

身在必忧惟忌日,义存虽死似生年。

亲祠执奠疑容见,浅学孤恩枕膝传。

长愧后生香一瓣,玉楼十二抵三千。

(0)

锦溪谒坟作·其二

松下殷勤奠献回,山房四望小徘徊。

常年不似今年晚,待得花时过尽来。

(0)

跋刘敏叔画杨诚斋先生探梅图二首·其一

寿骨劲如霜后雪,诗脾写出月中梅。

如今不爱好官职,得及翁年也乐哉。

(0)

福州鹿鸣宴

鹿鸣今日宴佳宾,六万场中一百人。

鳌岭峰前连巨钓,龙台高处耀脩鳞。

假途文字皆由命,实地功名好致身。

得意春风马蹄速,杏园交庆绿袍新。

(0)

丈亭

潮水冲沙未转清,急摇双橹似鹅鸣。

须臾停橹依荒岸,草屋疏灯记夜程。

(0)

纪程十绝·其九

敲开野店旋吹灯,旧酒重温盏易冰。

十五年来随分过,任人呼作在家僧。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