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太华·其二》
《经太华·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0)
鉴赏

这首诗《经太华(其二)》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华山的向往与探访之感。诗中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首句“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表达了诗人对华山久闻其名,今日得以亲眼目睹的激动心情。接着,“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则流露出诗人渴望攀登华山,实现心中夙愿的急切愿望。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一句,以“青芙蓉”象征华山的青翠与高耸,而“玉女隔花笑”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动的人情味,仿佛华山间有仙女在花丛中轻笑,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中,“仙掌文”指的是华山上的石刻或自然形成的奇特纹理,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景观,仿佛得到了某种超脱尘世的启示,唤醒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接下来,“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两句,透露出诗人年轻时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宋代画家徐熙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这表明了诗人不仅对自然美景有着独到的感悟,对艺术也有着深厚造诣。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描述了诗人面对青山,亲自在绢上描绘山景的情景,强调了他追求真实、直接表达自然美的艺术态度。“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进一步阐述了诗人更注重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而非表面的华丽与艳丽。

最后,“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装饰、缺乏自然韵味的艺术形式的反感,强调了他对纯净、自然之美的崇尚。“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则以古代隐士孙登的形象,象征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与艺术追求的展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世界,体现了袁宏道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借园杂咏·其七课圃

入门先学圃,隙地垦榛芜。

一雨喧童稚,双畦逐老夫。

充厨先野菜,虚架代新瓠。

爱此同生意,何曾计有无。

(0)

秋村十二咏·其五邻砧

何处鸣双杵,声声隔短墙。

贫家刀尺冷,田舍宿春忙。

断续微情寄,分明远思长。

授衣时节近,瓜代未还乡。

(0)

送允执上人归扬州

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

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

(0)

早春卧病邝檗庵磊园书寄山中道侣

自从违旧侣,池馆少相寻。

抱疾兼为客,祛愁强独吟。

乳禽啼舌变,寒柳发春阴。

久负閒宵集,草堂清夜深。

(0)

茶山赠叶山主

元度曾闻爱学顽,情同支遁共青山。

长因结屋依云际,便拟禅心出世间。

坐石月窥人外白,枕流泉落梦初閒。

雷峰尚有商量处,那得迟君一掩关。

(0)

乞食新兴道中

两日舟行半日程,万峰谷里一溪明。

浅流力尽篙工役,长路心孤旅梦生。

檐燕语当为客日,塞鸿飞动故山情。

何堪蓬转惭生计,犹笑逢人识姓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