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两度拜宸旒,换得青衫白上头。
飞鹊祇因无树绕,穷猿何暇择林投。
明知著脚当来误,几欲抽身不自由。
安得有钱了官债,便无三径也归休。
六年两度拜宸旒,换得青衫白上头。
飞鹊祇因无树绕,穷猿何暇择林投。
明知著脚当来误,几欲抽身不自由。
安得有钱了官债,便无三径也归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子信的作品《投杨帅长孺》,表达了作者两次拜见杨帅的经历和感慨。首句“六年两度拜宸旒”描绘了诗人频繁地谒见高官的场景,暗示了他对仕途的执着或无奈。次句“换得青衫白上头”则通过颜色的变化,暗指岁月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迁,青衫(低级官吏服装)变白发,流露出时光荏苒的哀叹。
第三句“飞鹊祇因无树绕”以飞鹊比喻自己,表达出在官场中找不到依靠或施展抱负的困境;“穷猿何暇择林投”进一步比喻为困厄中的自己,即使想改变环境也无从选择。第四句“明知著脚当来误”揭示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清醒认识,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可能已经错误。
第五句“几欲抽身不自由”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却无法自拔的苦闷,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安得有钱了官债,便无三径也归休”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金钱以偿清债务,从而能辞官归隐的愿望,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文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挣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