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
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
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
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允执上人归扬州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联“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以“历历”形容秋山之清晰,以“满眼清”渲染出秋日山色的清新脱俗,表达了诗人对允执上人独自远行的羡慕之情。“维扬千里”点出目的地扬州的辽阔距离,更显允执上人旅途的遥远与孤独。
颔联“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进一步描绘了允执上人旅途中的情景。诗人想象允执上人在野外行走时,寻找诗句,仿佛与流水共舞;在旅途中住宿时,静心安禅,对着明亮的月光冥想。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允执上人既追求诗意生活又不忘修行的双重人格。
颈联“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黄色的菊花和逐渐寒冷的霜,象征着季节的更迭;长江边枫叶飘落,大雁初飞横空,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秋日画卷。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表达了诗人对允执上人未来的期许与祝福。庐峰是佛教圣地,此处暗示允执上人与庐峰有约定,意味着他将再次回到那里。诗人希望允执上人不要轻易放弃修行之路,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初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允执上人归途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诗人对其的深切关怀与祝福。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
吾君迈周王,于今盛文化。
学郎纷万辈,战艺双阙下。
公乎笔如椽,风雨供飞洒。
燕楚何足吞,此行定应霸。
三世守墨庄,一朝腾纸价。
况值求贤秋,宣室政延贾。
轻云飞陇头,车轮去如马。
快哉上林春,杯酒须勤把。
老去心何用,虚窗夏景凉。
麦光铺作簟,雪粉煮为浆。
竹径时教扫,蔬畦不使荒。
子孙何所遗,经史在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