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根九节可延年,故尔多栽水石边。
若得安期传妙诀,定应凡骨也成仙。
灵根九节可延年,故尔多栽水石边。
若得安期传妙诀,定应凡骨也成仙。
这首诗以菖蒲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长寿与成仙的向往。菖蒲,作为水中植物,常被赋予长生不老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描述菖蒲的特性,如“灵根九节可延年”,暗示其具有神奇的养生功效,能够帮助人们延年益寿。同时,“故尔多栽水石边”一句,不仅描绘了菖蒲生长环境的独特性,也隐喻了追求长寿者需要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保持清静与纯净。
后两句“若得安期传妙诀,定应凡骨也成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安期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借指能传授长生不老之术的人。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仙人传授秘诀,即使是平凡之躯也能化凡入仙的愿望。这种对超越世俗、追求超脱境界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菖蒲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既展现了对长寿的向往,又蕴含了对精神升华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良时能自至,嘉会无常期。
长飙吹浮云,奄忽东南驰。
依依曳景光,泠泠发馀悲。
非君命俦匹,游子安可为。
大江折其流,武林怆以摧。
念今在往路,执手野徘徊。
何必同一身,中怀贵不疑。
弹冠有逸响,驾言即前绥。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