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
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
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
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
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在长安为朋友饯行,朋友将启程东归。开篇“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两句,设置了一种怀旧和不舍的氛围。"白社"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一片空旷之地,而"青门"则是古代城市中常见的城门名,诗人在这里与朋友告别。
接着“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向往和旅途的艰辛。"乡遥"意味着故乡遥远,"茂苑树"形象地展现了家乡的繁盛与美好;而"路入广陵尘"则是朋友行程所至之处,广陵通常指的是江苏扬州一带,这里用“尘”字来形容道路上的尘土,暗示旅途的劳顿。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两句,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海日潮浮晓"可能是对日出海平线上升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而"湖山雪露春"则是在描绘一个冬去春来的美丽画面,这里的“雪”和“露”,都是春天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犹期"表示期待,"来帝里"可能是指朋友将要到达的地方,而"未是得闲人"则是在说在那个地方,还会有许多值得交往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神女怨,三十六宫春。暮峡渺行云。
青鬟覆额金钗重,红楼吹梦玉箫频。
写鸾笺,题凤锦,绘真真。便万语、千言心未毕。
纵万转、千回唤肯出。环佩影、拜前身。
瑶坛曾注长生箓,琼华合授上元文。
草同根,花并蒂,两情亲。
澹黄昏,泠泠碎语,瑶波含春泪。冷云何意。
空隔断湘天,清怨难寄。东风只在红阑际。
玲珑吹未起。漫注念、水晶帘卷,玉人眠梦底。
烟消雾瘦结同心,纤罗带暗约,山中兰芷。
愁独立,寻世外、渺渺幽味。还不是、芳梅伴侣。
夜来忆、香篝笼素被。
仙掌小、金盘滴露,月明寒影里。
天外层螺,乍瞥见苏门,岚翠飘缈。
旧有高人,峰顶结庐深窅。
除却乞雨医龙,总只守、半空清峭。
管领他、月壑风岩,时作凤惊长啸。
养生中散空闻教。伴三年、未谙至道。
火光不用全光法,坐锻火光偏耀。
可奈焰烈身危,烧绝广陵琴调。
向碧云飞处,无限意,如风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