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成鍊师四首·其四》
《赠成鍊师四首·其四》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0)
翻译
我曾跟随母亲在汉宫中斋戒
那时的凤驾龙车排列在玉石台阶
注释
阿母:母亲。
汉宫:汉朝的宫殿。
凤驾:皇后或贵妇人的车驾,装饰有凤凰图案。
龙軿:龙形的车乘,古代贵族乘坐。
玉阶:用玉石装饰的台阶,象征尊贵。
白燕:白色的燕子,可能象征纯洁或过去的记忆。
无寻处:已经找不到踪迹。
今日:现在。
云鬟:形容女子的头发像云一样浓密。
玉钗:玉制的发钗,象征贵重和美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怀旧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昔日美好事物的追念。

“曾随阿母汉宫斋”一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设定了一个亲切的情境——与母亲一起在汉宫内的一处斋舍中度过时光。这里,“阿母”二字流露出深厚的亲情,而“汉宫斋”则构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背景。

紧接着,“凤驾龙軿列玉阶”一句,通过对皇家车驾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那非凡的场景。这里“凤驾龙軿”象征着皇权与尊贵,而“列玉阶”则是对宫殿之美丽的形容,彰显出一种庄严而华丽的气派。

诗人随后转换情境,“当时白燕无寻处”一句,表达了在过往的日子里,即便是飞翔的白燕也无法触及那已逝去的美好。这里“白燕”既可理解为时间流逝,也隐喻着诗人对于那些不再存在的美好的追寻与留恋。

最后,“今日云鬟见玉钗”一句,通过对云间偶现的玉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当下能偶尔捕捉到过去影子的喜悦。这里“云鬟”象征着不稳定而又稍纵即逝的记忆,而“玉钗”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具体化身。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无法复返的过往时所表现出的哀愁。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南乡子.四首,赋得瘦竹如幽人,秋花如处女·其四

雁去恰鳞来。何幸孤踪系素怀。

半幅衍波织锦字,忘开。却是明珠漾镜台。

也拟与追陪。闻道秋花满径栽。

带眼频移憔悴尽,身材。病到秋深恐不该。

(0)

浪淘沙.感怀

娇养膝前身。远嫁辞亲。不堪重忆昔时情。

忽见帘栊新月色,触动乡心。此际暗伤神。

别恨纡萦。金炉香烬漏沉沉。

底事愁怀消未得,欲诉谁听。

(0)

临江仙

记得消魂桥畔路,无端细马驮归。

蘼芜长遍旧红闺。缕金箱启处,尘满五铢衣。

闻说犀帘红泪渍,檀奴瘦减腰围。

红墙不隔燕双飞。怪伊难寄恨,只解啄芹泥。

(0)

青衫湿.感怀

无聊倦倚栏杆曲,疏雨夕阳斜。

凄凉渐近,清明时候,又试新茶。

几竿修竹,几椽茅屋,一树闲花。

花应笑我,年年愁病,辜负韶华。

(0)

点绛唇.别四姑后作

遂去匆匆,无言相觑难为别。芙蓉清绝。

江上霜如雪。绣谱床空,留得楼头月。依前缺。

再圆时节。恨共嫦娥说。

(0)

贺新郎.读荫嘉弟乐圃吟钞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