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这是一首描绘怀旧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昔日美好事物的追念。
“曾随阿母汉宫斋”一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设定了一个亲切的情境——与母亲一起在汉宫内的一处斋舍中度过时光。这里,“阿母”二字流露出深厚的亲情,而“汉宫斋”则构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背景。
紧接着,“凤驾龙軿列玉阶”一句,通过对皇家车驾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那非凡的场景。这里“凤驾龙軿”象征着皇权与尊贵,而“列玉阶”则是对宫殿之美丽的形容,彰显出一种庄严而华丽的气派。
诗人随后转换情境,“当时白燕无寻处”一句,表达了在过往的日子里,即便是飞翔的白燕也无法触及那已逝去的美好。这里“白燕”既可理解为时间流逝,也隐喻着诗人对于那些不再存在的美好的追寻与留恋。
最后,“今日云鬟见玉钗”一句,通过对云间偶现的玉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当下能偶尔捕捉到过去影子的喜悦。这里“云鬟”象征着不稳定而又稍纵即逝的记忆,而“玉钗”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具体化身。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无法复返的过往时所表现出的哀愁。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