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张高士》
《赠张高士》全文
宋 / 林昉   形式: 七言律诗

短发蓬蓬戴小冠,客来欢喜爱供看。

鹤孙夜养翎犹湿,童子南归语尚蛮。

击磬花边禽醒悟,持经窗下竹平安。

自言薄有耕桑地,无事干人不出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ānggāoshì
sòng / línfǎng

duǎnpéngpéngdàixiǎoguānláihuānàigòngkàn

sūnyǎnglíngyóu湿shītóngnánguīshàngmán

qìnghuābiānqínxǐngchíjīngchuāngxiàzhúpíngān

yánbáoyǒugēngsāngshìgānrénchūshān

注释
短发:形容头发短而蓬松。
蓬蓬:形容头发散乱的样子。
小冠:小帽子。
客来:客人来访。
供看:让人观看。
鹤孙:鹤的幼鸟。
夜养:夜间喂养。
翎:鸟的尾羽。
犹湿:仍然湿润。
童子:小孩。
南归:从南方回来。
蛮:方言或乡音。
击磬:敲击磐石发出声音。
花边:花丛旁边。
禽醒悟:鸟儿被惊醒。
持经:手持佛经。
竹平安:竹影带来的安宁。
薄有:稍微有些。
耕桑地:耕田和桑地。
干人:打扰他人。
不出山:不愿离开山居。
翻译
短发蓬松戴着小帽子,客人来访时欢喜让人欣赏。
鹤的幼鸟夜里喂养,羽毛还湿漉漉的,孩子从南方归来,说话带着乡音。
在花边敲击磐石,惊醒了栖息的鸟儿,手持佛经在窗下,竹影摇曳带来安宁。
他自言微有耕田和桑地,无烦人事便不愿出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朴素而高雅的隐士形象。首句"短发蓬蓬戴小冠"刻画了张高士的外貌,虽头发稀疏却自有一股不羁的风度,头戴的小冠更显其简朴的生活态度。次句"客来欢喜爱供看"则写出他待人热情,乐于与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生活。

"鹤孙夜养翎犹湿"暗示他可能在夜晚照料着他的宠物鹤,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的亲近。"童子南归语尚蛮"则描绘了一个活泼的童子,可能来自远方,言语中还带着乡音,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

"击磬花边禽醒悟,持经窗下竹平安"通过写景和动作,展现了高士的宁静生活,击磬的声音唤醒了花边的禽鸟,他在窗下诵读佛经,竹林则象征着清静与平安。最后两句"自言薄有耕桑地,无事干人不出山"直接表达了张高士的隐逸情怀,他拥有少许田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除非必要,否则不愿离开山林与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隐士图,赞美了张高士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高尚品格。

作者介绍

林昉
朝代:宋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
猜你喜欢

次雪舟进退韵

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海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瘦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项斯标格逢人说,读到新诗语更骚。

(0)

落花

红紫秾时雨未晴,每将春事叹浮生。

谁怜绣地愁如织,我欲笺天诉不平。

半点苍苔犹有迹,一分流水去无情。

东君更作风光主,蝶粉蜂黄莫浪争。

(0)

哭杜立斋先生

凤鸟才看刷羽仪,胡为遽报哲人萎。

可怜如晦遄归日,不及唐朝既效时。

善类固知难著脚,小人未可便扬眉。

老天欲寿斯文脉,后死当为继绝思。

(0)

送赵明叔分教潮阳

昌黎遗俗在,兴教更烦君。

地产无名木,春生半水芹。

诗歌麟趾化,笔补鳄鱼文。

莫厌官毡冷,相期粉省芸。

(0)

和枯崖山居韵

自了尘缘后,山林恨不深。

百年浑是梦,万事付无心。

秋月寮中话,清风竹外吟。

湖东多胜践,何日共幽寻。

(0)

次韵答颐斋

雀罗门外设,尘远市廛居。

抱膝吟梁父,摩声赋子虚。

苔钱何用铸,草带莫教锄。

世事难开口,休投北阙书。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