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海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瘦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项斯标格逢人说,读到新诗语更骚。
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海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瘦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项斯标格逢人说,读到新诗语更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次雪舟进退韵》,通过对贫士卖刀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感慨。首句“谁肯因贫卖宝刀”,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贫困中仍坚守宝物的无奈,暗示了主人公的清高和境遇的艰辛。次句“半生湖海分蹉跎”则写出诗人一生漂泊,时光虚度的沧桑。
第三句“春回池草吟魂觉”,春天归来,池边草色新绿,诗人的心灵仿佛随着生机复苏而觉醒,寓含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对艺术的热爱。第四句“月在梅花瘦影高”进一步借景抒怀,月光洒在梅花枝头,映照出诗人孤独而坚韧的形象。
第五句“旅况又随年事长”揭示了诗人常年在外游历,岁月流逝,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感。最后一句“交情偏耐岁寒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历经世态炎凉,真挚的友谊依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