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
这首《贺新郎·读荫嘉弟乐圃吟钞》是清代诗人张素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
首先,诗人以“我与君同气”开篇,点明与弟弟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以“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表达出对弟弟才华出众的羡慕与自愧不如的情感。接下来,“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何况又、穿经穴史”,诗人进一步赞美弟弟不仅文采斐然,还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如同女子一般聪慧。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描绘了弟弟在窗下读书的情景,其文才如绣虎雕龙般美丽,展现了弟弟的文学才华。随后,“心敬服,砚焚矣”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才华的由衷敬佩,甚至到了“砚焚”的程度,形象地表现了对弟弟才华的极度推崇。
“自来极盛难为继”则感叹弟弟才华之盛,难以有人继承,体现了对弟弟去世的惋惜之情。“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回忆了弟弟生前的辉煌成就,其歌声响彻世间,令人怀念。“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描述了弟弟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离世的悲剧,表达了深深的哀痛。
最后,“想跨灶、泉台心喜。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方慰得,女媭意”表达了诗人希望弟弟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追求学问,创作出更多清平之作,以慰藉母亲的心愿。整首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赞美和对失去他的哀伤,同时也寄托了对弟弟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