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羊肠窄,西风马首寒。翠辇出阳关。
琵琶弦上泪,不堪弹。
驿路羊肠窄,西风马首寒。翠辇出阳关。
琵琶弦上泪,不堪弹。
这首《南歌子》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以“驿路羊肠窄,西风马首寒”开篇,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的凄凉景象。首句“驿路羊肠窄”形象地勾勒出道路的崎岖不平,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西风马首寒”则通过西风的凛冽和马首的寒冷,渲染了环境的严酷与旅人的孤独。
接下来,“翠辇出阳关”一句,将视角转向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阳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承载着无数离愁别绪与壮志豪情。翠辇代表的是帝王或贵族的出行,此处或许暗喻着某种权力的流动或是历史的更迭,与前文的个人行旅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琵琶弦上泪,不堪弹”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爆发点。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与边塞、离别、思乡等主题相关联。弦上的泪水,既是对个人离愁的抒发,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旅人内心的悲凉,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命运的历史共鸣。
整体而言,《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有个人体验又富含历史意蕴的审美空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