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二十首·其三》
《梅花二十首·其三》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

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

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

结习已空无染著,每来花下辄成狂。

(0)
注释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涧水:山间的小溪流水。
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
傍:旁边。
清介:清高正直。
孤竹操:比喻高尚的节操,如竹子坚韧不屈。
繁华:热闹、繁华的景象。
百花场:比喻世俗的繁华和纷扰。
月地:月光下的地方。
瘦:形容人清瘦。
香:香气。
结习:积习、习气。
空:空无一物,指看破一切。
染著:沾染、执着。
辄:就。
成狂:变得狂放不羁。
翻译
冷清的山涧水边石桥旁,春天正浓时这里的风味特别长。
他坚守清高,始终保持着像孤竹那样的节操,即使在繁华中也不做百花争艳的梦。
描绘出月光下的身影,仿佛前世的清瘦,风吹落的香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飘散。
他已经看破红尘,没有任何沾染,每次来到花下都会变得狂放不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哲思。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 这两句以清澈的溪流和古朴的石桥为背景,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浓郁气息,这种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 这两句表明诗人更倾心于清高脱俗的生活,不追求那些喧嚣繁华的世界。在这里,“孤竹”象征着诗人的清高品格和艺术理想。

"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 这两句则是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感受。诗人用“瘦”来形容梅花在月光下的纤细,又通过“吹落风檐到死香”这一意象,表达了即使是在凋零中仍旧散发出最后的芬芳。

"结习已空无染著,每来花下辄成狂。"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与梅花之间独特的情感联系。他在心灵深处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已经融入了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而每当面对这静谧而高洁的花朵时,内心便会激起阵阵狂热。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与死、永恒与瞬间的深刻感悟。诗中不仅蕴含着对清高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生命中那份难以言说的狂热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扊扅歌·其一

百里奚,饭牛肥。富贵来,复何为。

国相跻,家相暌,扊扅烹鸡别者谁。

(0)

早秋湖阁望西樵

曾逐篙师过水涯,秋山日夕忆芒鞋。

鹤扶短杖归荒寺,僧伴寒铛煮破斋。

老树匝藤分涧溜,层岩结石下松钗。

西风吹上湖边阁,历历云峰动素怀。

(0)

初秋喜邝无傲过宿山斋

好月良宵能几何,衡门难得故人过。

话逢子夜炎蒸去,事忆青山感慨多。

酒可禁愁浑忘癖,诗能却病欲成魔。

怡怀尚有留宾榻,满沼荷香鸟复歌。

(0)

巫女

山色微濛月色黄,西风零雨未成行。

高唐复见游云梦,帝女偏留嫁楚王。

两度光华频出峡,一秋鸿雁不浮湘。

贵家公主宜珍重,瑶瑟声哀隔汉阳。

(0)

送春

昔年送春亦寻常,今年送春意自伤。

杨柳叶生晴处少,蔷薇花在雨中香。

东郊酒尽难教住,南浦情深不忍忘。

为嘱隔年好风景,早将梅信报林塘。

(0)

为圃

未农先学圃,编槿复诛茅。

乞得瓜壶种,忙乘春夏交。

既滋天雨露,莫问地肥硗。

笑共家人语,秋来满素庖。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