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云庵,本来无住。云共谁来共谁去。
菊篱杯酒,聊为渊明频举。幅巾应屡湿,斜川雨。
此去常恨,相从无路。记取孤飞水边鹭。
重来一笑,又是柳飞残絮。梦魂飞不到,君闲处。
何处是云庵,本来无住。云共谁来共谁去。
菊篱杯酒,聊为渊明频举。幅巾应屡湿,斜川雨。
此去常恨,相从无路。记取孤飞水边鹭。
重来一笑,又是柳飞残絮。梦魂飞不到,君闲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紫芝的《感皇恩·其五》。诗人以云庵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逸画面。"何处是云庵,本来无住",开篇即暗示了云庵的超然与虚无,仿佛是心灵的寄托之所。"云共谁来共谁去",借云的飘忽不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菊篱杯酒,聊为渊明频举",词人以陶渊明的典故,邀请友人饮酒赏菊,仿佛在与隐逸之风共舞,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幅巾应屡湿,斜川雨",通过想象友人行走在斜川雨中的情景,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感伤。
"此去常恨,相从无路",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遗憾和无法再相聚的惆怅。"记取孤飞水边鹭",以孤独的白鹭比喻友人的孤影,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重来一笑,又是柳飞残絮",预想未来重逢时的情景,但又感叹时光易逝,如同柳絮飘零。
最后,"梦魂飞不到,君闲处",词人只能寄情于梦境,希望梦中能追随友人到他悠闲的居所,表达了深深的挂念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