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巫女》
《巫女》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色微濛月色黄,西风零雨未成行。

高唐复见游云梦,帝女偏留嫁楚王。

两度光华频出峡,一秋鸿雁不浮湘。

贵家公主宜珍重,瑶瑟声哀隔汉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巫女的形象与情感。首句“山色微濛月色黄”以淡雅的色彩勾勒出朦胧的山色与昏黄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西风零雨未成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西风吹拂着细雨,却未能形成连绵的雨线,仿佛是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预测。

“高唐复见游云梦,帝女偏留嫁楚王”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将巫女与古代神话人物联系起来,暗示了她超凡脱俗的身份和命运。高唐、云梦、帝女、楚王,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增添了历史与神话的韵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想象空间。

“两度光华频出峡,一秋鸿雁不浮湘”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隐喻了巫女命运的起伏与孤独。两度光华象征着两次重要的经历或转折,频繁出入峡谷则暗示了她生活的动荡与艰难。而“一秋鸿雁不浮湘”则以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巫女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奈。

最后,“贵家公主宜珍重,瑶瑟声哀隔汉阳”两句,既是对巫女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她命运的同情。瑶瑟声哀,不仅表现了音乐的哀婉,也象征了巫女内心深处的悲凉与无助。隔汉阳,既指空间上的遥远,也暗示了情感上的疏离与距离,强化了主题的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和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哀愁的世界,展现了巫女独特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在命运洪流中挣扎与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赋张芸叟蕃刀

王师前年下灵州,先生奉诏为参谋。

军书堆案不足道,欲斩名王悬髑髅。

官供器械如山积,装结虽巧体质浮。

传闻蕃刀最可用,买置不惜千金酬。

沙河洗湔血痕尽,莹若一水横清秋。

长庚辉辉夺明月,光景迸溢不可收。

军回仓卒未及试,提挈万里来荒陬。

空斋倒掩阅图史,深林永日号猩?。

挥鸣且欲惊暴客,敢议与国平冤雠。

夜郎蒙恩放李白,炎岭得旨还幽求。

轻船共泊长沙岸,几日对语清湘楼。

红莲幕中邀客饮,雾雨咫尺迷汀洲。

杂花落尽无处觅,官妓遣归不敢留。

清欢未免假外物,共说铁剑胜倡优。

君家所宝世稀有,满坐传看惊殊尤。

护之太过却锈涩,顽藓郁结缠苍虬。

横磨十万祇虚语,得此已足驰燕幽。

今公又应元戎辟,真能寸截鲸鲵不。

郗生入幕宜有画,定远出塞将封侯。

我今喜得随君去,长江渺渺平天流。

路危或恐逢水怪,尾脊崔崒当吾舟。

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椎鼓倾金瓯。

(0)

久长驿书事

空堂深深闪灯烛,群奴鼾眠声动屋。

豆肥草软马亦便,嚼美只如蚕上簇。

天事由来不可量,初更月出星煌煌。

须臾变作霏霏雨,客枕不眠知夜长。

(0)

城上亭二首阙·其一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

(0)

过金坛遇刘宰

故人逢傲吏,问驿下西关。

制锦谁能似,鸣琴尔自闲。

京江三国地,斗野五州山。

去矣繁霜鬓,烟波照白纶。

(0)

宿上清宫

寄宿翠微颠,身疑入半天。

晓钟鸣物外,残月落岩前。

(0)

句·其二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

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

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

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

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