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二》
《句·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句  押[歌]韵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

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

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

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

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

(0)
注释
高荷:指高大的荷花。
倾泻:形容水从高处向下流。
低荷:指低矮的荷花。
强自持:努力支撑,勉强保持。
聚雨:聚集的雨水。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临池:靠近池塘。
卧:躺下。
静中多:在寂静中显得更多。
两耳:双耳。
翻译
高大的荷花不接受雨水,反而将水倾倒给低矮的荷花。
低矮的荷花尽力支撑,积聚的雨水倒入池塘中。
早晨的雨点滴滴答答,傍晚的雨突然变得汹涌。
我躺在池边倾听,雨声在寂静中显得更多。
我的双耳原本清净,却被这荷叶上的雨声打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塘雨景图。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高荷与低荷的不同态度,展现了自然界中水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情形。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两句,既写出了高荷傲岸自立,不受外界影响的姿态,也暗示了它对雨水的排斥。而"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则展现出低荷的柔弱与包容,它不仅接受雨水,还将其汇聚成波。

接下来的两句"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描绘了时间流转中雨势的变化,从细腻到狂猛,增添了一份动感和戏剧性。

诗人在"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中,以卧听为乐,捕捉到了雨滴落水面的声音美,这种享受是宁静而深长的,是对自然之音的细腻体验。

最后两句"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荷叶带来的干扰感到无可奈何。这里的“两耳本自清”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本应是宁静和纯净的,但却被外界的声音所打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营造出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意境,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冲突。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其二

古书时务了无关,却悔胸中万卷蟠。

尚可追陪鸥鸟社,安能生死蠹鱼间。

毁言自叹今销骨,戆草谁怜昔犯颜。

圣主恩深臣命薄,黄冠结裹季真还。

(0)

石竺山二十咏·其七

点额有墨痕,剖腹无素书。

俗视如顽石,仙骑上太虚。

(0)

九叠·其三

苍头呵欠纳诗卷,赤脚鬅鬙收药铛。

惟有小窗一枝影,夜寒不睡伴先生。

(0)

题安仁陈慧父词卷

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

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

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

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

(0)

题白渡方氏听蛙亭

塘水拍堤科斗生,想君亭子俯幽清。

黄梅雨足野田润,牡曲烟收村墅晴。

莫信人嫌无理闹,颇疑渠有不平鸣。

画堂方喜听琴阮,谁爱天然律吕声。

(0)

赋得老松老鹤各一首·其二

腥腐年来懒啄吞,䙰褷惟有顶丹存。

长吭偏到清霄唳,病翅犹当霁月翻。

云杪孤飞因避箭,壳中新鷇各乘轩。

士衡晚抱无穷恨,谁向华亭酹一樽。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