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
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
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
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
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
这首宋词《踏莎行·其三》是周紫芝所作,以梅花为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期盼。"鹊报寒枝,鱼传尺素"运用了鹊鸟传递消息和鱼书传递书信的典故,描绘出友人通过这些方式传达梅花的意象,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信息的珍贵。
"晴香暗与风微度"写出了梅花的清香在微风中悄然飘散,如同友人的思念之情无声无息地传递。"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表达了对友人寄来梅花的感激,以及希望有人能为这梅花写下动人的诗篇。
下片转而描绘想象中的相聚场景:"柳外朱桥,竹边深坞",画面优美,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诗人期待着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再次与友人重逢。"何时却向君家去"直接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便须倩月与徘徊"则借助月光的陪伴,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无奈。
最后两句"无人留得花常住"寓意深远,既是感慨时光易逝,也是感叹与友人相聚难持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江汉之会,中具五民。见异而迁,乃丧厥真。
相彼樊山,我行所因。有閒其壤,问彼居人。
方时清明,家自为稷。其薮其浸,其动其植。
孰为使民,有田不穑。亦惟蒲鱼,恃此鲜食。
岁运周回,景躔西陆。帝籍重开,天颜逾穆。
耕事将起,毋荒游逐。凡我农官,戒民宜宿。
戒民伊何,美成在久。譬彼射侯,则求其耦。
驱率慵堕,转缘南亩。数耘疾收,在而心手。
农亦有书,匪藏金匮。盍耕如莘,盍馌如冀。
桑荫清好,浊醪日至。已勤而食,则无所愧。
勿谓此州,远连边鄙。我疆西北,尽其四履。
风雨顺时,日星循轨。屡丰作颂,以致归美。
《酬寺簿劝农追和渊明见贻》【宋·罗愿】江汉之会,中具五民。见异而迁,乃丧厥真。相彼樊山,我行所因。有閒其壤,问彼居人。方时清明,家自为稷。其薮其浸,其动其植。孰为使民,有田不穑。亦惟蒲鱼,恃此鲜食。岁运周回,景躔西陆。帝籍重开,天颜逾穆。耕事将起,毋荒游逐。凡我农官,戒民宜宿。戒民伊何,美成在久。譬彼射侯,则求其耦。驱率慵堕,转缘南亩。数耘疾收,在而心手。农亦有书,匪藏金匮。盍耕如莘,盍馌如冀。桑荫清好,浊醪日至。已勤而食,则无所愧。勿谓此州,远连边鄙。我疆西北,尽其四履。风雨顺时,日星循轨。屡丰作颂,以致归美。
https://shici.929r.com/shici/VWEqV9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