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澹岩·其一》
《留题澹岩·其一》全文
宋 / 张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偷闲切欲访岩扃,恍若桃源洞里春。

平世自无忧国事,徘徊愁见避秦人。

(0)
注释
偷闲:在闲暇时候。
岩扃:深山中的隐居处。
恍若:仿佛。
桃源洞:虚构的世外桃源。
春:春天。
平世:太平盛世。
无:没有。
忧国事:担忧国家大事。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愁见:忧虑地看到。
避秦人:躲避秦朝暴政的人。
翻译
我渴望在闲暇时去探访幽静的山岩,感觉就像进入了桃花源般春天的气息。
在太平盛世本无需担忧国家大事,但我不禁徘徊,心中愁绪如同躲避秦朝暴政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找一处清幽之地,以便于心灵的宁静和自我精神世界的充实。

"偷闲切欲访岩扃"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隐退的心情。"恍若桃源洞里春"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桃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桃花源,是个美好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诗意。

"平世自无忧国事"表明在太平盛世,诗人本不应该有国家大事的忧虑,但"徘徊愁见避秦人"却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不像外界那样平静。"徘徊"形容行走时的心境,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舍,而"愁见"则表达了诗人看到世事仍然会生出忧虑之情。"避秦人"可能是指逃避世俗的纷争,或是特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如秦朝,以此比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社会时所产生的情感矛盾。

作者介绍

张滉
朝代:宋

张滉,字昭远,绵竹(今属四川)人。浚兄。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宣抚处置使司书写机密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七)。七年,赐进士出身,除知镇江府,为周秘所论,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一二、一一四)。历知抚州、永州(同上书卷一三四、一四七)。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知楚州(《澹斋集》卷一五《星灯记》)。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长清道中作·其二

一水萦回出崖口,数桥迤逦度川头。

幸他举火千家足,慰我思人几日愁。

(0)

题宋人秋山图

秋山合沓草堂閒,秋宇霜高秋树殷。

元四大家此津逮,晋七贤者其往还。

剧怜惨淡经营处,更逢峭茜青葱间。

拟携新稿凭书案,字句从头自检删。

(0)

阙口阻风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

(0)

画竹

汉皋亭上起秋风,夜逐湘灵下楚宫。

晓入碧云看不见,堕钿遗佩各西东。

(0)

陵祀道中次韵答周松露亚卿四绝·其二

万方同日荷尧仁,旧事凄凉敢重陈。

恩宠最先奔走后,未胜馀恨欲沾巾。

(0)

分金图

四海多瓦砾,两心同一金。

金尚不可破,谁能离此心。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