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萦回出崖口,数桥迤逦度川头。
幸他举火千家足,慰我思人几日愁。
一水萦回出崖口,数桥迤逦度川头。
幸他举火千家足,慰我思人几日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长清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一水萦回出崖口”,以流水环绕山崖出口起笔,生动展现了水流曲折蜿蜒的动态美,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山峦,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数桥迤逦度川头”一句,将视线从山间引向河川,描绘了桥梁横跨水面的景象,桥与水相映成趣,增添了道路的连贯性和诗意。
“幸他举火千家足”一句,转而关注民生,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在诗人眼中,即使是在偏远之地,人们的生活也能自给自足,点点灯火映照出人间烟火的温暖与希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也流露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慰我思人几日愁”一句,将情感聚焦于个人内心世界,通过“思人”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在旅途劳顿之余,这份思念成为心灵的慰藉,使得旅途的疲惫得以缓解,情感得到了释放。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社会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山水、桥梁、灯火、思念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
幽人寄岩谷,志士从簪缨。
所尚初不同,出处皆有行。
夫子胡为哉,饮露餐秋英。
和璧以为质,黄钟以为声。
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
一见辄心降,端如屈人兵。
天意亦可料,祸患矧已经。
岂其礼乐时,而不收圭珽。
故知阿衡任,便是西山清。
我岂夫子徒,猥辱薮泽并。
驱车远过我,为我开天庭。
凡今落松麈,皆昔所未聆。
念此坐相阻,三十六峰横。
子言不子随,犹得座右铭。
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
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
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
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
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
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
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
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
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