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
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
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
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
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
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
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
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
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
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
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
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
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
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
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
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
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
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的《次韵仲弓见赠》。诗中以“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学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安逸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哲学思想。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表明诗人珍视文人雅集,追求高尚的品行和真挚的情感。“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勤勉工作的重视,强调了通过自我提升和努力工作来实现个人价值。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赞美了苏君的才华横溢和行动迅速,而“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则表达了诗人对苏君离去的不舍与无奈。接下来,“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描述了诗人与苏君再次相遇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久远。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说明了诗人与苏君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形式上的礼节,体现了深厚的友谊。“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表达了对苏君家庭的赞誉,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文化氛围。“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则将苏君与孔子弟子仲弓相提并论,赞扬其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表达了诗人对苏君的敬重与欣赏,希望与之为友。“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寓意人生的追求不应局限于表面,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学问、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岸上马蹄响,县中更鼓清。
篷背雨亦止,意当明旦晴。
梦记所泊处,乔木枯峥嵘。
天色果开否,浩浩惟风声。
篙师夜先起,船尾灯火明。
苦寒未可发,妇为治餐烹。
咀嚼似有味,宿昔馀蔬羹。
人世如此耳,役役一饭营。
负贩规货利,干禄求荣名。
斯人以家浮,止尔了一生。
大者据疆土,以国相攻争。
至微若蝼蚁,行阵有战征。
我卧思此事,究竟终何成。
顽仆懵无知,鼻息如雷鸣。
孝子不愿为高官,履危未必亲心安。
孝子不愿食厚禄,移此禄为亲之福。
亲家堂上太夫人,九九之算饶五春。
令郎江西三十载,董提茗事职不改。
他人公台天上飞,我不衮衣但莱衣。
谁其总戎动百万,我宁不作麒麟楦。
夫人愈老愈优游,发白返黑此之由。
夫人内丹保坚固,齿落更生此之故。
君不见庄椿一岁秋八千,彭祖十分之一焉。
夫人寿骨比彭祖,尚馀七百一十有四年。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
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
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
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
真言写实事,组刻全屏除。
黄陈吟格高,此事分两途。
客谓老夫今老矣,胡为尚落空山里。
千艰百难万不平,上岭下岭不肯已。
此岭第三未为险,人面兽心险于此。
乾坤一纪战旗红,偶脱乱离身不死。
流可无行兮坎即止。
君不见羊化为石斗即休,两角蜗争何所求。
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
岂惟柽柳杨,亦颇间篁竹。
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
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
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
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
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
清阴荫百亩,毅然立于独。
八风吹不动,矧肯变寒燠。
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
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