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费舜臣印月潭三首·其三》
《寄费舜臣印月潭三首·其三》全文
明 / 袁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达人贵闻道,仕士重守边。

胡为事一室,四序从推迁。

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

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

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

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

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

疏雨过郊墟,水竹生华妍。

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

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

(0)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寄费舜臣印月潭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达人贵闻道,仕士重守边”揭示了通达之人重视真理和忠诚职守的价值观。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四季更替中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进一步强调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即使是农夫辛勤耕耘,也有丰收之时。诗人以自身的境遇自比,“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感叹自己才能未被充分施展,只能专心于书籍之中。

“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表达了诗人对于出仕与隐逸的抉择,不为世俗功利所束缚。他将荣名比喻为易逝的春花,“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暗示名利如过眼云烟。

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想象自己如陶渊明般洒脱,“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在雨后郊野的美景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生活哲学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价值观的坚守。

作者介绍

袁华
朝代: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猜你喜欢

大雪后同觚庵至灵隐寺二首·其一

万峰为云吞,玉龙群无首。

飞丹翼绝壁,缥渺开琼牖。

一径排苍官,须眉俄老叟。

寒泉未示寂,犹作风雷吼。

众佛相向冥,嗒然我何有。

惟馀一钟声,纯白无所受。

(0)

乙卯四月归里谒祖墓·其一

十载重来祖墓山,老僧成塔隶为官。

更无煮笋烧茶事,已过花时问牡丹。

(0)

臣虞杂取米盐琐事,成二十四诗,余读而悲之,勉答其半,韵既不次,语复不伦。亦犹杜陵野老同元使君春陵行,非敢云属和也·其十一鱼

埋没嘉蔬古所叹,清晨犹得仰园官。

感时借问端狮子,成佛何如吃菜难。

(0)

更衣台

仙人更委蜕,亦作姤衣观。

正法眼觑之,尸解犹钝汉。

(0)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一

暗风吹雨夜萧森,布被支吾冷不禁。

老别匪徒三日恶,淡交奚止十年深。

床头饥鼠纵横出,阶下寒蛩断续吟。

遥忆孤舟芦荻岸,有谁同我此时心。

(0)

赠朱心垣

才人逸气肯消磨,老去名山襆被过。

千里江湖供啸傲,两閒诗卷任搜罗。

王融杂组年来满,张嵊清谈客邸多。

我正匆匆归放棹,钱塘门外奈愁何。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