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
《最高楼》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最高楼

神女怨,三十六宫春。暮峡渺行云。

青鬟覆额金钗重,红楼吹梦玉箫频。

写鸾笺,题凤锦,绘真真。便万语、千言心未毕。

纵万转、千回唤肯出。环佩影、拜前身。

瑶坛曾注长生箓,琼华合授上元文。

草同根,花并蒂,两情亲。

(0)
鉴赏

这首《最高楼》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位神女的哀怨之情,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神女怨”,直接点明主题,神女的悲愤与哀愁跃然纸上。“三十六宫春”一句,以繁复的宫廷景象衬托出神女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春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她内心的凄凉。“暮峡渺行云”则进一步渲染了神女身处的环境之幽远与孤独,行云渺渺,似乎也带走了她的希望与自由。

接着,“青鬟覆额金钗重,红楼吹梦玉箫频”两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神女的外貌与生活情境,青丝如云,金钗沉重,红楼中吹奏的玉箫声,既是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也是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好的梦境与沉重的现实相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写鸾笺,题凤锦,绘真真”三句,通过书写、题字、绘画等行为,表达了神女内心的情感世界,鸾笺、凤锦、真真这些词汇,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身情感的寄托。

“便万语、千言心未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神女想要倾诉心声却难以言尽的复杂心情,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纵万转、千回唤肯出”则进一步描绘了神女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即使在无数次的呼唤中,她也无法摆脱束缚,走出困境,这种无力感与绝望情绪强烈地触动人心。

“环佩影、拜前身”中的“环佩影”象征着神女的身姿与气质,而“拜前身”则可能暗含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瑶坛曾注长生箓,琼华合授上元文”两句,通过神话色彩的描述,表达了神女对于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她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渴望与追寻。

“草同根,花并蒂,两情亲”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草木同根,花朵并蒂,象征着神女与某人的关系紧密而和谐,情感深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怨与渴望的世界,展现了神女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状态,以及她对自由、爱情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小游仙四首·其四

门外南风吹葛花,弈棋人散树阴斜。

青童睡起浑无事,乞与神丹喂白鸦。

(0)

忆山中

平生绝俗尚,幽期在一壑。

衔卮周曲汜,班坐荫兰薄。

日嫣花欲笑,风迅燕飞弱。

疏峰挺飞茎,平楚下饥鹤。

厓倾石似行,涧折泉如约。

何时脱尘鞅,赋归蹑棕屩。

(0)

题秦淮送别图·其二

绿酒斟来且莫斟,酒阑歌罢去骎骎。

别怀恰似秦淮水,流到长江绿更深。

(0)

过全州

陶生岩畔草青青,唐介坟前江水声。

两岸鹧鸪啼不尽,画船挝鼓过全城。

(0)

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

馆娃香径走麋鹿,清夜鬼灯明绛纱。

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

西施去后屧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0)

寄陆致中

长忆离亭数断鸿,碧山千里暮云红。

欲知别后愁多少,都在寒江暮雨中。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