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萧萧,对衰草、寒烟未歇。
凭吊处、孤忠涅背,伊周争烈。
石马昼嘶燕市雨,灵旗影断黄河月。
念当时、南渡只偏安,空关切。三字狱,何时雪。
十年力,谁人灭。为东窗一语,山河残缺。
银碗红啼娇女泪,玉环碧化苌弘血。
望冬青、尽处起西风,摇宫阙。
大树萧萧,对衰草、寒烟未歇。
凭吊处、孤忠涅背,伊周争烈。
石马昼嘶燕市雨,灵旗影断黄河月。
念当时、南渡只偏安,空关切。三字狱,何时雪。
十年力,谁人灭。为东窗一语,山河残缺。
银碗红啼娇女泪,玉环碧化苌弘血。
望冬青、尽处起西风,摇宫阙。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二》拜岳鄂王墓,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南宋忠臣岳飞的敬仰与哀悼。开篇描绘了萧瑟的大树、衰草和寒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墓地的荒凉。接着,诗人缅怀岳飞的忠诚与壮烈事迹,将他与古代贤臣伊尹和周公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
“石马昼嘶燕市雨,灵旗影断黄河月”两句,通过石马嘶鸣和灵旗倒映在黄河月中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岳飞的英勇形象。诗人感慨南宋南渡后的偏安局面,未能实现真正的中兴,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遗憾。
下片转向对冤狱的控诉和国家沦丧的悲愤,“三字狱,何时雪”表达了对岳飞冤案的不平,而“十年力,谁人灭”则质问是谁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诗人痛斥了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奸佞小人,如“东窗一语”。
最后,诗人借“银碗红啼娇女泪,玉环碧化苌弘血”描绘了无辜百姓的苦难,以及对岳飞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结尾“望冬青、尽处起西风,摇宫阙”以景结情,寓意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连冬青树都在西风中摇曳,象征着皇宫的衰落,整体上是一首充满历史沉思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挽歌。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
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
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
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
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
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
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