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从栖逸,缤纷见素心。
月黄瞑宿鸟,钟湿度疏林。
梧坠秋归叶,虫吟思入琴。
掩关云物净,瓶案各清深。
寂寞从栖逸,缤纷见素心。
月黄瞑宿鸟,钟湿度疏林。
梧坠秋归叶,虫吟思入琴。
掩关云物净,瓶案各清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寂寞从栖逸,缤纷见素心。”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栖逸”不仅指居住在幽静之地,更蕴含着心灵的避世之意。“缤纷见素心”则以色彩的丰富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质朴。
颔联“月黄瞑宿鸟,钟度疏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月色微黄,夜幕降临,宿鸟归巢,钟声悠扬地穿透稀疏的树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月、鸟、钟、林,构成了一幅和谐而静谧的画面。
颈联“梧坠秋归叶,虫吟思入琴。”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梧桐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虫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尾联“掩关云物净,瓶案各清深。”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关闭门窗,隔绝外界的纷扰,让心灵得以净化。瓶中之水、案上之物,各自保持着清静的状态,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菱花荇叶匝双湖,丽日曈曈百里铺。
羲驭久应回北陆,渑池休恨失东隅。
鹅群逸少非无帖,犊鼻相如别有垆。
一咏一觞聊自足,好留春鸟劝提壶。
沦落俱为患难家,先贤遗泽遍江涯。
端人相取濯孺子,知己能伸鲍叔牙。
两地丹青留碧血,百年憔悴赋怀沙。
尚存一息酬恩日,未敢逢君说鬓华。